青島市市南區作為最早的城市建成區,老舊小區多,加裝電梯的需求多,其中的矛盾糾紛也多:高樓層迫切想加裝電梯,低樓層擔憂噪音、隱私、房屋貶值,電梯施工現場亂糟糟,沒有便道出不了門……這些“老大難”問題長期困擾著居民,如何有效預防與化解?
湛山街道湛山社區用4個月的時間,推出社區首部自治“軟法”——《湛山社區黨建引領網格自管加裝電梯守則》。“4個月的時間,太漫長也太短暫了。”網格員雷勝軍回想起這個過程,百感交集。“對同意加裝電梯的居民來說,一天也不想耽誤,但是涉及入戶溝通、法律咨詢、律師調解等復雜流程,哪一步也急不得。”
最終《守則》出臺,并邀請56戶居民代表現場投票,以48票贊同、3票反對、5票棄權的結果順利通過。作為社區新型公約范本,它明確了電梯加裝過程中法律依據,合理化流程,居民、電梯公司、網格自管會和社區的權利義務、居民言行邊界等,為社區的和諧加裝電梯營造了良好的法治氛圍。
這一舉措,也推動了全區既有住宅電梯加裝路徑的加速推出。今年,市南區面向全區11個街道印發問題解決明白紙,以成熟化、迅速化推進同類問題解決“照本宣科”,速裁快執。“明白紙”著重突出“加裝電梯工作流程按部就班‘8步走’”,將居民最關心的業主協商、施工備案、獎補資金進行了說明和規范?!懊靼准?,明明白白?!本用窀吆脑挻砹撕芏嗌鐓^居民的心聲。據市南區城市建設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截至11月底,市南區累計交付使用住宅加裝電梯532部,正在施工270部,居全市前列。
“既有住宅電梯加裝路徑是我們形成的第四個規范處置路徑。”市南區社會治理服務中心副主任馬召輝介紹說,根據往年高頻問題解決經驗,市南區已形成夏季樹木擋光問題訴求解決路徑、噪聲擾民問題訴求解決路徑等多個辦理模板。
聚焦民生堵點難點痛點,從源頭上精準“把脈”群眾急難愁盼,對群眾訴求進行全程“診療”,市南區以疑難問題專項深辦、高頻問題提效速辦、首問負責接訴即辦,不斷提升群眾獲得感、幸福感。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李倚慰 通訊員 王瑋
責任編輯:林紅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