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交通運輸部辦公廳發布《關于印發交通物流降本提質增效典型案例名單(第二批)的通知》,24個全國第二批交通物流降本提質增效典型案例正式出爐。由青島市交通運輸局報送的“青島依托上合示范區 推動多式聯運改革”作為全省唯一案例成功入圍,將在全國范圍進行推廣。
今年以來,青島圍繞交通樞紐能級擴容提能增效,制定了《青島市現代物流產業提質增效三年行動方案(2024-2026年)》。成功入選了“國家綜合貨運樞紐補鏈強鏈支持城市”,《青島港總體規劃(2035年)》獲得交通運輸部、山東省政府聯合批復,在獲批生產服務型、港口型、商貿服務型、空港型“四型”國家物流樞紐城市的基礎上,樞紐能級得到進一步提升。海鐵聯運量連續九年位居全國首位,國際物流中心建設成效初步顯現。
依托上合示范區多式聯運中心,創新整列直達+TIR運輸新模式
青島市通過整合山東濟鐵膠州物流園、中鐵聯集青島中心站、青島港等關鍵貨運樞紐,組建上合示范區青島多式聯運中心,運營“上合快線”,實現青島整列直達上合組織國家主要節點城市班列,減少中轉、換裝、編組環節,與常規班列相比,節省時間10%~15%,總體費用節省7%~10%。同時,引入國際公路運輸系統,創新推出“中歐班列+TIR”運輸新模式,實現上合示范區至莫斯科國際道路運輸定班專線常態化運行,將“日韓陸??炀€”延伸至日韓主要港口,實現跨境運輸一次申報、一證直達,減少通關時間和成本。
重構單證規則,推動上合示范區多式聯運“一單制”改革
與中國國際貨運代理協會合作,重新建立單證規則,在上合示范區試點使用CIFA提單,建立“一份合同、一張單證、一次付費、一單到底”的全程運輸模式,將貨物交易變成單證交易,貿易單據處理由原有的“多頭接洽”轉變為“一窗受理”,單據流轉時間縮短30%,此外,引入信用池系統,通過搭建供應鏈金融服務平臺,實現陸運、海運相關業務單位數據無縫對接,開展線上倉單質押融資業務,打造“班列+進出口企業+供應鏈金融”模式。
搭建多式聯運綜合服務平臺,拓展延伸港口功能
青島搭建“云港通”平臺,推廣鐵礦石“船鐵直轉”作業模式,卸船作業線直連鐵路裝車作業線,鐵礦石運輸時間從7天縮短至2天;在20余個內陸港應用“陸海通”多式聯運平臺,通過在途監管功能,暢通內陸港與港口、船公司、海關的信息通道,為內陸進出口企業提供“端到端”的全程物流綜合服務,提升效率25%,降低綜合物流成本20%,實現港口功能在內陸港的延伸和拓展;建立多式聯運綜合服務平臺,提供實時業務數據和一站式多式聯運信息服務,依托多式聯運“數字一單制”跨境聯盟網絡項目,運用區塊鏈技術打造多式聯運電子提單全生命周期運營體系。
通過實施上合多式聯運綜合改革,有效推動了交通物流降本提質增效。樞紐建設是多式聯運高質量發展的基礎保障。樞紐作為多種運輸方式的交匯點,能夠實現不同運輸方式之間的無縫銜接,從而促進多種運輸方式協同發展,提高多式聯運服務的整體效能。青島強化交通網絡互聯互通,積極構建多式聯運樞紐與集疏運體系,緊抓綜合貨運樞紐建設契機,打造國家港口型、空港型、生產服務型、商貿服務型“四型合一”的國際綜合性物流樞紐,顯著提升物流服務質量與效率,穩固產業鏈與供應鏈的安全運行。
資源整合和模式創新是多式聯運高質量發展的主要手段。青島充分發揮海陸空鐵“四港聯動”資源稟賦,打造上合示范區青島多式聯運中心,創新推出“上合快線”整列直達班列、“中歐班列+TIR”“日韓陸??炀€”等運輸模式,通過東西雙向互濟、陸海內外聯動,加快打造面向日韓、對接上合市場的多式聯運體系,為日韓與上合組織國家間的跨境運輸與貿易提供便利化、一站式服務。
數字賦能是多式聯運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青島積極搭建多式聯運綜合服務平臺、“云港通”“陸海通”等數字管理平臺,實現物流信息實時共享和業務流程智能化管理,優化港口作業流程和作業效率,推動港口服務向鐵路、內陸港延伸,探索跨境多式聯運貿易融資新機制,協同破解物流信息壁壘,提升集疏運效率,降低綜合物流成本,助力多式聯運高質量發展。
下一步,青島市交通運輸局將圍繞現代物流降本提質增效,加快打造世界級海洋港口群、提升中歐班列發展能級、持續推進交通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積極構建國際物流大通道,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和人民群眾,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貢獻交通力量。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宋大偉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