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日,青島市政府新聞辦召開上合示范區提質擴能高質量發展新聞發布會。今年以來,青島市發揮上合示范區公共產品屬性,服務國家高水平對外開放戰略,貫徹落實“一核引領、全域聯動”工作機制,高水平推進“四個中心”加快建設,凝聚全市合力“做實、做好、做美、做響”上合示范區,為服務國家對外工作大局貢獻“青島力量”。
“四個中心”建設取得扎實成效
據青島市政府副秘書長陳萬勝介紹,今年以來,上合示范區“四個中心”建設取得扎實成效。國際物流中心建設方面,1-10月,累計開行中歐班列915列、同比增長18.1%,預計全年首次超過1000列,開通上合示范區—同江—莫斯科等5條全省首班中歐班列。青島膠東國際機場開通261條定期航線,通達146個國內國際航點;青島港面向上合組織國家開通42條海運航線,海鐵聯運箱量連年居全國沿海港口第一;實現TIR“中俄專線”常態化運行,累計對俄開行220余車次?,F代貿易中心建設方面,1-10月,預計實現外貿進出口347億元、同比增長20%;預計實現與上合組織國家進出口63億元、同比增長1.6%。成立全國首個面向上合組織國家的區域組織技貿評議基地和全國唯一一個香辛料技貿評議基地“雙基地”,開展上合組織國家技貿規則研究。雙向投資合作中心建設方面,前三季度,新引進各類重大項目98個,其中50億元以上制造業項目4個。加快推進“上合資本港”建設,新增創投風投類基金9支、注冊規模達8.47億元,其中,億元以上的基金2支。引進省內首家證券資產管理公司—國聯證券,注冊一年來管理資金已突破2000億元。商旅文交流發展中心建設方面,積極承辦第三屆“一帶一路”能源部長會議等重量級外事活動50余場,青島·上合之珠國際博覽中心獲評國家3A級旅游景區。設立首批6家“中國—上海合作組織地方經貿合作示范區涉外法律服務站”,搭建“法智谷”線上涉外法律服務大數據平臺,注冊用戶達到3500余家。
落實“一核引領、全域聯動”工作機制
上合示范區啟動建設以來,青島市創造性貫徹落實“一核引領、全域聯動”工作機制,深度挖掘上合組織地方經貿合作潛力,積極探索國際物流、貿易、投資、友城、國際教育等合作新模式。
釋放體制機制活力。深化制度創新,推動上合示范區與青島自貿片區簽署《推進聯動創新區建設加快實現高質量協同發展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加強區域協調發展,構建“上合+自貿”發展格局。在全市范圍內開展推進上合示范區制度創新成果案例評選活動,共評選出20個高水平制度創新成果和30個優秀案例,進一步激發上合示范區改革創新活力。
增強集聚產業能力。圍繞工業互聯網、高端裝備、生物醫藥等重點領域,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加強科技創新,統籌省、市科技資源賦能上合示范區魯港科技合作創新中心建設,爭取省科技廳出臺專項扶持政策,設立“科技攻關青港專項”,省、市聯合對相關科技合作項目給予支持,今年共5個項目獲得獎補資格。引導海爾、海信等龍頭企業參與上合示范區新質生產力項目建設,海信醫療“柔性智能手術機器人”、上合跨境通信數據創新中心、華為云山東節點等15個項目簽約落地。強化金融賦能,統籌超長期特別國債、地方政府專項債等政策性資金,加大對上合示范區項目建設支持力度,為上合示范區“山東中歐班列青島集結中心一期工程”等25個項目提供支持資金71.6億元。支持上合示范區打造創投風投綜合服務基地,以市場化方式落戶青島市首支20億元國家級AIC股權投資基金。
提升綜合服務效能。高層次建設上合經貿綜服平臺,推動青島市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鏈萬企”等公共服務平臺向上合經貿綜服平臺導入企業資源,加快商流、物流、信息流、資金流集聚。目前已集聚企業1.5萬家,完成申報金額約2000億元。高水平運營青島能源國際交易中心,獲批山東省內成品油危險化學品經營許可資質,推出全球首個原油罐容數字化交易平臺,目前上線原油、燃料油等6大交易品種,開戶會員超350家,交易額突破2300億元。高標準建設“絲路電商”綜合服務基地,成立市區兩級共建專班,凝聚全市電商工作合力,全力提升絲路電商建設能級。高質量建設上合組織經貿學院,爭取商務部、司法部等國家部委在學院開展各類國際性交流培訓活動,目前累計開展239個班次、1.7萬人次的經貿培訓,17個國家的115名留學生在校學習中國文化。
深化文旅融合。以重大活動深化合作共識,成功舉辦上合組織綠色發展論壇、上合組織婦女論壇等多場上合組織框架內重大活動,持續提升上合示范區國際影響力,青島在上合組織國家的國際友城“朋友圈”拓展至12個國家的15個城市。以旅游互動深化文化交流,高水平建設上合組織旅游和文化之都,與莫斯科、阿拉木圖市等7個上合組織國家的11個旅游城市簽署《上合組織國家旅游城市合作機制倡議》,加密青島至上合組織國家重點城市之間的旅游航線,打造上合組織國家中國游“第一站”。推動“上合之夏”主題文旅活動上升為上合組織成員國文化部長會議重要倡議。以出訪聯動深化互利共贏,省、市有關領導出訪期間,在白俄羅斯、阿聯酋、埃及、沙特等上合組織及共建“一帶一路”國家舉辦上合示范區專場推介會,開展經貿促進、產業對接系列交流活動。支持全市企業通過上合示范區在俄羅斯、哈薩克斯坦等上合組織國家開展跨境投資,累計投資項目232個,投資金額35.2億美元。
打造現代化國際新城。牢牢把握“山東省對外開放新名片”目標定位,堅持產城融合發展,加強配套服務設施建設,完善居住、購物、會展、旅游等功能,不斷提升城市功能品質。支持沈海高速改擴建、青蘭高速改擴建等重點交通項目建設,將青島國際樞紐港區域內中北通道高架路建設工程納入全省綜合立體交通網中長期發展規劃,推動地鐵8號線支線建設,加快形成內通外暢的綜合交通體系。啟用如意湖總部基地、上合建國飯店等功能載體,加快建設上合廣場、上合大廈、萬洋眾創城等大型綜合性載體,上合示范區產業服務水平顯著提升。
配套政策促進《工作方案》落地
在會上,膠州市政府副市長周林發布并解讀了《上合示范區提質擴能高質量發展工作方案》。據了解,上合示范區作為“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新平臺,需要形成一批破解務實合作痛點堵點的樣本案例,需要在已有建設成效上繼續適應形勢、轉變思路、迭代升級,在目標定位上再提升,在規劃建設上再提升,在產業謀劃上再提升,在開放創新上再提升。圍繞這一目標,制定了《上合示范區提質擴能高質量發展工作方案》(以下簡稱《工作方案》)?!豆ぷ鞣桨浮分攸c圍繞現代產業體系、人才隊伍建設、金融支撐、信用體系等方面強化政策配套。
現代產業體系方面。已經編制并將發布《上合現代產業體系發展三年行動方案(2025—2027年)》,旨在解決產業布局碎片化、發展重點分散、項目招引難等問題。其中,圍繞一產高質量發展,進一步提升“紅黃黑白+糧油”5條特色優勢產業鏈,以鏈主企業帶動產業轉型升級。圍繞二產高質量發展,做大做強鋼結構、綠色食品、香辛料、帽飾、鍛壓機械等“6+3”地標產業;重點突破新一代電子信息制造、新能源、航空航天、生物醫藥等“3+2+1”新興產業;深耕土木工程、建筑安裝等細分領域,打造現代化建筑產業,形成第二產業發展矩陣。圍繞三產高質量發展,從“優化生產性服務業、發展具有核心功能的服務業、完善服務業基礎設施”三個方面,推動上合示范區生產性服務業向專業化、價值鏈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務業向高品質、多樣化升級。最終通過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構建以數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綠色化和融合化為特征的現代化產業體系。
金融資本建設方面。計劃出臺《金融服務上合示范區建設工作方案》,探索金融綜合服務新機制。在服務實體經濟方面,提供11類23項個性化金融服務,支持航空航天、跨境電商、文化旅游等產業發展。在金融機制體制建設方面,依托上合創投風投基地建設,爭取一批自由貿易賬戶(FT)等金融政策試點,集聚一批國家、省、青島市頭部金融機構,提供上市輔導、項目融資等一系列金融服務。
人才隊伍建設方面。近期剛剛出臺《關于加快人才集聚的若干措施(試行)》《關于支持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發展的若干措施》兩大“人才新政”。針對青年人才群體,從加大“實習就業引進力度、創新創業支持力度、安居服務保障力度”3個方面推出12條創新措施,鼓勵高校院所、人力資源機構推薦青年人才到上合示范區就業發展,并為青年人才創業項目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務支撐。針對創新創業人才群體,從“高層次人才引進、高能級平臺載體建設、人才團隊創業、高層次人才服務”4個方面推出14條支持政策,鼓勵高層次人才及其團隊到上合示范區創新創業,并給予相應的人才補貼和投資支持。
信用體系建設方面。實施信用“1+9+X”工程,聚焦“國際化、標準化、場景化”三個重點方向,開展社會信用體系建設9大突破行動,深化信用體系在鄉村振興、產業發展、城市建設、民生保障等4個領域創新應用,圍繞“信用+跨境貿易”“信用+行業管理”“信用+基層治理”等多個領域推行73項信用舉措,為上合示范區提供良好營商環境、法治環境、人文環境。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辛小麗
責任編輯:李頡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