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近日,《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踐行大食物觀構建多元化食物供給體系的意見》印發實施,新發布的《意見》有哪些亮點?記者專訪了農業農村部相關負責人。
這份新發布的《意見》指出,樹立大農業觀、大食物觀,農林牧漁并舉,構建多元化食物供給體系,是黨中央提出的明確要求,是保障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定安全供給的客觀要求和重要舉措。
農業農村部發展規劃司司長陳邦勛稱:“構建多元化食物供給體系,就是要錨定農業強國建設目標,在保護生態安全的前提之下,讓糧食和食物生產從耕地向更廣闊的國土空間拓展,從傳統的農業資源和畜禽資源向更豐富的生物資源拓展,做到糧食經濟作物飼料作物統籌,農林牧漁結合,植物、動物、微生物并舉的多元食物開發。”
陳邦勛介紹說,這份《意見》部署了3方面重點、14項任務。第一方面是“全方位、多途徑開發食物資源,拓展食物來源渠道”。具體包括鞏固提升產能、夯實糧食和重要農產品供給基礎等7項任務。第二方面,就是要通過推進科技創新,提升食物資源開發的質量效益。這其中包括了加強食物開發基礎研究、加快育種創新等3項任務。而第三方面則是“推進全產業鏈建設,提升食物開發價值鏈”。這其中又包括了提升食物加工流通產業水平等4項任務。
陳邦勛稱:“構建多元化食物供給體系,多元化開發食物,就是要讓人民群眾不僅吃得飽,而且吃得好,吃得營養健康,吃得更加多元?!?/p>
農業農村部:到2035年全面建成多元化食物供給體系
此次新發布的《意見》是踐行大食物觀的頂層設計文件,對踐行大食物觀的注意事項及實現的目標也做出了明確要求。
《意見》提出,構建多元化食物供給體系,要堅持保糧為基、堅持因地制宜、堅持科技支撐、堅持市場導向、堅持綠色發展、堅持合力開發的“六堅持”原則。
陳邦勛稱:“這就是要把糧食安全放在首位,在保障糧食安全的前提之下來加強多元食物的開發,要生態優先綠色開發,就是要貫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宜糧則糧、宜經則經、宜牧則牧、宜漁則漁、宜林則林。”
《意見》提出,到2035年,食物產業鏈條健全完善,食物品種更加豐富多樣,多元化食物供給體系全面建成,食物產業質量效益明顯提升,人民群眾多元化食物消費和營養健康需求得到有效滿足。
來源:央視網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