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豐收掛滿枝,滿園飄香采摘忙。近日,青島市近8萬畝葡萄已陸續進入采收期,豐碩的果實為節日增添了亮麗的色彩。今年的葡萄豐收可謂“科技范兒”十足,青島市農技部門在夏季強降雨的不利天氣下,積極推廣的葡萄避雨栽培技術在防災減災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為葡萄的增產增收提供了有力保障。
葡萄避雨栽培技術通過拱棚骨架結構,將塑料薄膜覆蓋在樹冠頂部,有效克服和減輕不良氣候對葡萄生產的影響。這一技術不僅顯著降低了葡萄病蟲害的發生率,還減少了人工噴藥的次數,確保了葡萄的產量和品質。結合青島市葡萄主產區的氣候特點,市農技部門通過提升棚架強度、優化覆膜材料、遴選樹形結構、加強病蟲害防治和肥水管理等措施,探索出一套具有青島特色的葡萄避雨栽培新技術。
這一技術實現了冬春季防低溫、夏季防雨防雹、秋季防霜降,并形成了青島市地方標準在全市推廣,深受廣大農民的認可。青島市農技部門相關負責人表示:“我們推廣的避雨栽培技術并不是對外地技術的簡單照搬,而是基于青島的氣候條件和生產需求,組織技術團隊開展協作攻關,探索出了一套適合青島實際的新技術?!?/p>
今年在葡萄果實膨大期,全市平均降水量和氣溫均高于常年同期水平,整體天氣情況不利于葡萄生長。在這種情況下,葡萄避雨栽培的優勢顯得尤為突出。“今年應用避雨技術,加大送風口,高溫病害明顯減輕。”葡萄種植能手解文新老師表示。這項技術的引進創新,不僅節省了種植成本,還提高了葡萄的品質,讓葡萄真正成為了我們農民的致富果。
萊西市院上鎮七岌新村的克瑞森無核葡萄避雨栽培是青島避雨栽培的成功案例。據統計,今年露地栽培的克瑞森無核葡萄噴藥次數15-18次,避雨栽培噴藥次數7-10次,顯著降低了農藥使用次數。避雨栽培的果實可溶性固形物較露地栽培也高了3個百分點,品質可控,果面光潔干凈且果粒更加飽滿耐儲運,商品性更佳,適合加工出口?;刎撠熑烁嬖V記者,避雨栽培葡萄畝產可達4萬元以上,較露地栽培效益提高了20%至30%。這一栽培模式的突破,不僅為農民帶來了經濟效益的增加,還減輕了化學農藥對環境的污染,成為一項綠色高質高效的栽培技術模式。
近年來,青島市農技部門小切口推進技術變革和成果推廣,將葡萄避雨栽培技術納入提升居民“果盤子”高質量發展的切入點進行全市推廣,加速新技術成果的轉化。目前,青島市葡萄種植面積超過7萬畝,其中避雨栽培葡萄種植面積約2萬畝,占全市葡萄種植面積的四分之一以上,已形成萊西葡萄避雨栽培主產區和平度大澤山葡萄避雨栽培特色產區,推動全市葡萄產業提質增效,助力農民增收致富。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聶艷林 通訊員 陳立勇 傅景敏
責任編輯:林紅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