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城陽區以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設三年攻堅行動為契機,加快推進老舊工業園區升級改造。作為區域和街道產業升級的縮影,書雨路產業園在短短數年間已匯聚了規上制造企業14家、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18家、專精特新企業30家、瞪羚企業3家,以新一代信息技術和智能制造為核心的產業園區初顯規模。
書雨路產業園位于城陽區夏莊街道原玉皇嶺工業園中南部,在20世紀90年代,夏莊街道招引了一批韓國電子企業落戶在書雨路兩側,配套廠商也紛至沓來,該區域逐步形成了以勞動密集型電子加工和來料機械加工為主導的工業聚集區。隨著時代的變遷,產業形態逐漸落后,產業園面臨著產業結構重構、基礎設施更新的迫切需要。
為推動書雨路產業園蝶變升級,夏莊街道確定了片區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和智能制造的目標,規劃了總面積約1700余畝的書雨路產業園。夏莊街道充分利用原有產業基礎、市場渠道以及數以萬計的熟練產業工人和大量研發、銷售人員優勢,通過強化拆遷整理、配套提升、產業導入和投資運營等“四級聯動”方式,打造新質生產力園區。一是在征遷整理方面,通過“九位一體”推進征遷攻堅,快速將低效片區完成征遷騰地,高效利用土地出讓收益補償征遷成本,巧用部分資金扶持原有企業升級發展;二是在配套提升方面,圍繞片區新建街道醫療中心、配套建設3所中小學、警務服務中心,新修市政道路、林蔭廊道和綠地公園等,提升城市服務功能品質和釋放土地價值;三是在產業導入方面,規劃“雙高產業園”,創新項目落地打法,精準招引優勢產業,推進工業上樓,提升片區“含高量”;四是運營管理方面,全面建設“一窗受理、一網通辦、一體運行”的“互聯網+政務服務”服務體系,每月采取“實地走訪+座談交流+現場宣講”等方式深入企業調研,建立“企呼政應、接訴即辦”企業訴求解決機制,為企業入園、生產運營等提供全方位服務保障。
目前,書雨路產業園已聚集了聯東U谷·國際企業港、博士后創新創業園C區、邁金科技智能制造總部、馬克威恩開合智造產業基地、閱優科技產業基地、熱流道研發中心、滿濠科技智造產業園、本依凡時尚產業園、新動能創新產業園、小米谷倉·智造谷等10余個項目,總占地面積為500余畝,規劃總建筑面積近百萬平方米,全部達產后產值將達到百億元以上。
下一步,城陽區將重點圍繞片區規劃建設、運營管理和產業導入等工作,加快推進書雨路產業園建設。一是聘請頂級設計團隊,做好高水平的專項規劃,與產業發展、國土空間、生態保護等規劃做好有機銜接,指導片區可持續發展;二是加快明確片區運作模式,探索“管委會+平臺公司”等模式,區街共同推動片區開發建設;三是按照片區可持續發展要求,鼓勵支持引導企業按照片區規劃進行自主更新,積極引導社會資本參與更新,持續開展產業鏈招引、穩妥有序滾動式開發,努力將該片區打造成為城陽區城市更新產業園區發展范例。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封滿樓
責任編輯:李頡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