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對“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作出系統部署,其中專門提到“積極推進首發經濟”。什么是首發經濟?首發經濟帶來了什么?為什么要積極推進首發經濟?
“排隊四小時,打包十分鐘”,近日,一家零售紐約貝果的烘焙專門店在上海南京路步行街營業,店里還原了美式復古裝修風格,柜臺售賣的新鮮貝果多達20余種口味,前來打卡的人把門店圍得水泄不通。
消費者 鄭小鳳:我是從東莞過來旅游的,孩子們在網上刷到這個店覺得很特別,想過來打卡體驗一下。
負責人告訴我們,自去年4月在上海開設中國首店以來,店內人氣一直居高不下,如今他們已在上海拓展至4家門店,另外還有2家北京門店正在籌備中。
紐約貝果博物館品牌主理人 王寶丹:我們從開業第一家店的顧客就特別多,之后每天平均進店有1000到1500人,一天的營業額最高能達到10萬元。
什么是首發經濟
不難看出,首發經濟的魅力之一就是超高人氣。就像片子中的烘焙品牌,經過在中國市場一年多的經營,品牌發展順利,熱度不減。那么,究竟什么是首發經濟呢?相比此前,人們較為熟悉的首店經濟,首發經濟在內涵和視野上又有新拓展。
首發經濟是指企業發布新產品,推出新業態、新模式、新服務、新技術,開設首店等經濟活動的總稱。
中國國際電子商務中心電子商務首席專家 李鳴濤:首發經濟源于首店經濟,最初是指一些國外的品牌在中國開設首店。一般來講,首店是具有時尚、新潮、品質一些典型的特點,首店經濟聚集的一些區域也能夠體現出這些區域的商業活力、創新能力、時尚引領力等。
首發經濟引燃消費熱力 激發企業活力
首店、首發經濟為什么吸引人?除了消費者,對于企業來說,首發經濟又意味著什么呢?
成都消費者:我覺得,首店給生活多增添了一份打卡或者說去探索的樂趣,有更多首店,對消費者來說肯定是好事情。
淄博消費者:我希望看到更多的品牌誕生,這樣消費者就有更多的選擇,更多的體驗。
新品,自然引人好奇。探店,為的就是一份新鮮感。從消費者來說,首發經濟帶來了全新的購物體驗,能充分滿足消費者對新鮮事物和高品質生活的追求;而從企業來說,首發經濟則帶來了更大的商業機會和利潤空間,推動市場競爭加劇和產業升級加速,激發消費潛力和活力。
成都某首店負責人 馮香:我們開業應該快兩年了,整體營業額每個月能達到100多萬。我覺得在西南首店經濟的品牌加持下,對我們有很大的益處。
南京萬象天地招商負責人 張軍偉:我們一共引入了18家,江蘇乃至全國的首家首店,上半年整個商場在營業額、客流量這兩部分都實現了雙位數的增長。
北京銀泰商業集團工作人員 王龍:這些首店品牌的引進,帶動著整個商場的客流和消費。年輕消費者的消費習慣與審美在不斷變化,引入高質量的品牌首店,打造全新的消費場景與體驗,也是保持商場活力和差異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首發經濟 助力經濟增長的“新力量”
日前,商務部相關負責人表示,要把首發經濟落到實處,鼓勵企業發布新品、開設首店、開展首秀首展,持續推出新業態、新模式、新服務、新場景,滿足消費者追求時尚、品質、新潮的需求。各地的政策和措施也在助推首發經濟的發展。
去年3月,北京市商務局發布通知,對符合條件的首店給予資金支持,其中亞洲首店最高給予500萬元支持。今年初,重慶發布政策鼓勵發展“首店首發”經濟、著力培育“必購必帶”品牌。上海也推出了《關于進一步促進首發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
上海市商務委副主任 劉敏:發展首發經濟,是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的一項重要任務。我們想通過首發經濟的發展,進一步豐富市場供給,不斷把產業發展取得的最新成果通過終端消費市場,更快地匯集到消費者。
中國商業聯合會統計,截至2023年,各地已累計發布48個關于鼓勵發展商業品牌首店的政策與措施。
中國國際電子商務中心電子商務首席專家 李鳴濤:首發經濟背后其實是創新驅動、創新引領,所以對于產業而言,首發經濟就是我們產業創新的一個門面、一個代表、一個集中的展示。基于首發經濟的成功,會引發產業鏈的投資、人才、數據、技術等一系列元素,圍繞首發經濟這個方向去加大投入。
專家認為,作為改變產業結構,引領產業創新的一個新經濟業態,首發經濟有助于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它不僅是經濟增長的新形式,更是推動社會和經濟結構變化的新力量。
首發經濟 推動中國市場全球影響力提升
隨著首發經濟的發展,其內涵已不僅僅停留于“第一家店”“第一件新品”,還包含著“從新品到首店再到總部的首發經濟生態鏈”“具有影響力的國際品牌和引領性本土品牌”等內容。據了解,今年上半年新開的204家全國首店中,海外品牌門店占比超過三成。這些“全球首店”落地中國,又為中國帶來什么呢?
來自法國某個設計師眼鏡品牌的亞洲首店內,客流絡繹不絕。時尚新潮的設計、豐富的產品選擇,讓這家新銳品牌迅速受到年輕消費者的青睞。
負責人告訴記者,他們十分看好中國的市場潛力,在中國開設首店,不僅可以將國際時尚設計帶給消費者,還能充分利用中國國內供應鏈的優勢,為消費者提供高性價比的選擇。
法國某設計師眼鏡品牌中國區負責人 葉欣:我們的銷售情況非常好,客流也非常好,在未來幾年會有一些擴張計劃。
據統計,今年上半年新開的204家全國首店中,海外品牌門店有約70家,占比34.31%。這些“全球首店”落地中國,看中的是14億多人的中國大市場。
某法式餐飲店商務總監 蘇菲恩·凱拉夫:我認為這是一個驚人的市場,因為它非常有活力。我們想把法國文化帶到上海,并嘗試適應中國市場。我們得到了客戶非常熱情的反饋和歡迎。
專家認為,越來越多的國際品牌選擇在中國開首店,反映出他們對中國市場的認可,和對中國發展的強烈信心。各地在積極推進首發經濟過程中也在注重因地制宜,激活“流量密碼”,這有利于進一步激發國內市場的消費活力,推動中國的消費升級和國際化進程。
中國國際電子商務中心電子商務首席專家 李鳴濤: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中國的消費開始引領全球消費的趨勢,所以中國消費市場在全球的重要性也得到持續提升。(總臺央視記者 岳群 陳茜 唐志堅 劉子儀 劉永波)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責任編輯:林紅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