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
夯實就業“壓艙石”、托起幸?!跋﹃柤t”、構建便民生活圈……近年來,青島市把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把發展成果不斷轉化為生活品質,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讓政策溫暖直抵人心,托舉起百姓的美好生活。
穩定就業,夯實發展“壓艙石 ”
就業是最基本的民生,也是促增收、促消費、促增長的基礎支撐。青島市強化就業優先導向,千方百計穩存量、擴增量、提質量、兜底線,落實落細各項就業政策。
2023年,市政府辦公廳印發了《青島市穩定和擴大就業促增收促消費促增長行動方案》,從加快培育新就業增長點、強化實體經濟就業支撐、加大企業穩崗擴崗支持等八大領域出臺20項舉措,保障全市就業大局穩定和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讓千家萬戶端穩就業“飯碗”,圍繞基層就業服務、重點群體就業等關鍵環節,青島市始終堅持民生優先,千方百計穩崗位、保就業,推動就業創業工作全方位提質增效。2023年,全市實現城鎮新增就業36.8萬人,總量居全省首位。
夯實社會發展的“壓艙石”,讓就業變得更加容易,為居民創造更多“家門口”的就業機會。2023年以來,青島市全面開展“社區微業”行動,通過推動家政企業在社區設置服務網點、鼓勵社區自建“微工廠”等舉措,積極拓展微就業。同時,全市還積極開辦培訓夜課、鄉村夜校、周末課堂等培訓活動,教授直播銷售、咖啡烘焙、手工藝制作等課程,幫助居民在“家門口”學技術、提技能。
青年是最具創新熱情、最具創新動力的群體,解決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問題是重中之重。為全力保障高校畢業生“好就業”“就好業”,青島打造“198大學生流動服務站”,開展“百日沖刺”“招才引智名校行”“青雁歸巢”“就選青島”“啟航揚帆”等一系列畢業生就業服務系列活動,扎實推進實施就業見習萬崗募集計劃,推出“敲門式”就業服務,2023屆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聯系率、服務率均達到100%,讓每一位學子,都在溫暖目光的注視下,開始一場生活與理想的雙向奔赴。
解決民生問題,出路在創業、關鍵在創業。青島上線“青創通”創業服務云平臺,打通各部門數據和業務,助力創業者找政策、找場地、找項目、找資金、找人才,提供“一站式”全生命周期的創業服務。2023年實現全年扶持創業4.49萬人。
智慧養老,托起幸?!跋﹃柤t”
每個人都會變老,每個家庭都有老人,托起老年人的幸?!跋﹃柤t”,是民生保障的重點關注領域。
青島是人口老齡化程度較高的城市之一,目前全市60歲以上常住老年人口達238萬人,老齡化率達到23%。隨著信息化浪潮的來襲,以數字經濟為代表的智慧養老,為養老服務開辟了新的空間。青島積極順應數字時代發展趨勢,全面建成要素保障精準化、服務獲取便利化、綜合監管智能化的智慧養老“青島樣本”。
智慧養老是否真“智慧”,關鍵就在于是否真正滿足老人的需求。2023年底,青島出臺《關于推進基本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的實施意見》明確提出,加快養老服務信息化建設,打造“智慧就餐”“養老地圖”“智慧志愿服務”等養老服務應用場景。
在青島,“智慧養老”已經日漸普及,從簽約家庭養老床位到養老助餐服務,再到空巢獨居老人的居家安全,“智慧化”養老的應用場景越來越多。
老人怎樣選擇適合自己的養老院?居家養老可以提供哪些服務?附近都有哪些助老大食堂?在“愛山東”App或小程序上打開“青島養老地圖”,這些需求可“一圖解決”。青島全市332家養老機構、140處鎮街級居家社區養老服務中心、1200多處養老助餐站點的位置、環境、收費標準都一一整合展示在地圖上。用戶可以在電子地圖上選擇養老服務機構,查看相關信息并進行選擇。
空巢老人的安全問題牽動著兒女和社會的心,“智慧養老”在保障空巢老人的安全方面也能夠“大顯身手”。2022年開始,青島市民政局通過對接水務、能源和供電部門的大數據,建成了對空巢獨居老人用水、用電、用氣異常情況實時監測的“空巢獨居老年人智慧監護平臺”。如果發現老人的用水、用電、用氣量低于設定的安全值,平臺系統會自動報警,并向老人子女或者所在社區救援中心發出信息提示,以便相關人員及時上門查看或者實施救助。
數字技術新天地,智慧養老正當時,青島積極擁抱數字化,提升老年人生活質量,讓更多的老人老有所安,老有所樂。
提檔升級,“圈”出生活新愿景
買菜、吃飯、看病、健身、小修小補……15分鐘內滿足生活所需不再是夢想。近年來,青島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建設加速,人們的生活品質不斷改善,收獲更多幸福感、獲得感。
2024年青島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今年青島市將大力培育數字消費、綠色消費、健康消費、國貨“潮品”等新的消費增長點,新建 50 個“一刻鐘便民生活圈”。
為推動“便民生活圈”提檔升級,青島不斷優化提升業態品質。在優先配齊居民基本保障類業態的基礎上,著力滿足“圈”內居民群眾的生活需求,提升居民生活品質。
社區是居民日常生活的重要場所,青島積極完善社區功能,對居民服務、商業業態進行全新的整合布局,形成醫療門診、學后托管、茶室酒館、便民銀行、快餐烘焙等社區業態全覆蓋,居民不出社區就能一站式購齊生活物資、享受各項便民服務。
聚焦便民生活圈的發展,積極引導各試點市場主體通過各種方式為居民提供“小修小補”等服務;鼓勵大型實體商貿企業,在門店引進干洗、維修、縫補等服務;鼓勵社區利用現有場地或閑置空間開設修鞋、縫補等便民服務點,為居民日常生活提供便利。
建成城市社區“15分鐘健身圈”,因地制宜、見縫插針,不斷豐富和完善城市社區健身場地設施。目前全市共建有健身設施1.1萬多處,基本實現了全市社區健身設施全覆蓋。同時,充分利用社區空間開展社區運動會、健身節等全民健身賽事,將社區空間打造成為全民健身宣傳陣地、技能傳授陣地和網紅健身打卡地。
經過三年的試點建設,青島試點便民生活圈服務便利化、標準化、智慧化、品質化水平顯著提高,居民幸福感、滿足感顯著增強。截至目前,已建成69個“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共涉及商業網點8100多個,品牌連鎖店占社區商業網點35%,服務居民總人數90萬人,帶動就業人數約6萬人,群眾滿意度達到95%以上。
補齊民生短板,增進民生福祉,沒有終點,只有連續不斷的起點。展望未來,青島市堅持把惠民生、暖民心、順民意的工作辦實、辦細、辦好,在高質量發展中實現人民幸福安康,讓現代化建設成果惠及全體人民,讓民生更有溫度,讓幸福更有“質感”。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
責任編輯:李頡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