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加強企業員工的防災減災意識,提高基層防控風險、排查隱患和應急處置的能力,為乘客的安全出行保駕護航,5月10日上午,在第十六個“全國防災減災日”來臨之際,由青島市交通運輸局、嶗山區人民政府、青島城運控股集團聯合主辦,市應急管理局指導,城運控股公交集團承辦的“人人講安全、個個會應急——著力提升基層防災避險能力”防災減災綜合應急演練在城運控股公交集團嶗山巴士公司深圳路場站舉行,演練模擬在暴雨天氣下的迎汛保障和防汛接駁、地震避險疏散和消防安全的綜合應急處置能力。
消防安全應急處置
聞“汛”而動 筑牢防汛安全堤壩
記者在現場看到,隨著災害警報響起,一場與時間賽跑的“救援行動”拉開序幕。演練現場模擬我市發布暴雨橙色預警信號,城運控股公交集團接到防汛Ⅳ級應急響應通知后,迅速啟動防汛應急預案,市南巴士公司立即組織正在應急值守的應急救援小組到指定地點集結,受暴雨影響,位于康寧路8號的市南巴士二分公司場區內部分區域已出現積水情況。
演練現場應急救援小組用沙袋封堵加固
場站斷電、轉移車輛、排查隱患、沙袋封堵加固……各應急救援小組成員立即按照應急預案職責分工進入應急狀態,最終,應急救援小組排除所有隱患,繼續密切關注汛情變化。
城運控股防汛突擊隊
隨著雨勢越來越大,導致413路純電動公交車“趴窩”。駕駛員安撫好車內乘客的同時撥打電話請求支援,分公司立即啟動應急預案,救援隊伍攜帶裝備趕赴事發地點開展搶險救援。在等待救援過程中,一名乘客出現心慌、憋氣癥狀,駕駛員攙扶發病乘客移至后車廂,立即撥打了120急救電話,救援人員到達現場后,向被困乘客和駕駛員發放救生衣、雨衣,引導人員利用救生繩安全有序轉移。救援人員攙扶著發病乘客離開積水區,到達安全區域后,救護人員立即將發病乘客用擔架抬至救護車上,趕赴醫院。其他受困人員也分別在救援人員的協助下上到了救援接駁車上,所有受困人員全部解救成功。
演練現場救援人員引導乘客利用安全繩安全有序轉移
臨“震”不亂 提升防災避險能力
9時55分,在演練現場,模擬發生里氏6.0級地震,地震導致公司辦公區域發生劇烈搖晃,所有辦公人員立即躲到辦公桌下或墻根、墻角處進行自救,地面停止晃動后,全體工作人員迅速從辦公室內撤離,逃生到安全區域。此時,負責人迅速清點人數,發現一名職工被困房間,負責人立即撥打119報警電話求助,因道路遭到破壞,119安排就近“滄鷹”救援隊進行救助?!皽纡棥本仍拥揭虻卣鹪斐扇藛T被困消息,迅速組織力量,攜帶救援裝備,5分鐘后到達現場對受困人員進行救援。
模擬發生地震對受傷人員進行救援
“車怎么晃起來了?”“各位乘客發生地震了,大家不要驚慌,請立即蹲下扶好,注意保護好頭部,等車輛不發生搖晃后再進行疏散?!毖菥毈F場,一輛載有十余名乘客的公交車突遇地震災害,路旁一個大樹突然傾倒,砸到車輛,導致車內一名乘客受傷,公交駕駛員迅速反應,對受傷乘客進行安撫與幫助,公交車輛不再劇烈搖晃,駕駛員撥打119、120報警,隨后駕駛員確認手剎到位、關閉電源總開關、拔下鑰匙,打開車門組織乘客疏散。經過緊張有序的疏散,駕駛員和乘客全部達到安全地帶,救援人員趕到現場開展救援。
演練現場對受傷人員進行救援
現場還模擬了地震導致建筑物傾倒壓斷公交電車線網,影響電車運行,相關部門立即組織線網搶修、做好營運組織。搶修班立即趕赴現場維持秩序。經過多方努力,最終線網修復,線網供電成功。
模擬線網搶修
遇“火”不慌 保障市民出行安全
“起火了!起火了!司機師傅!趕緊停車!”一輛正在運行的304路公交車行駛時,突然從后車廂內冒出濃煙,駕駛員發現險情后,立即將車輛靠邊停在安全區域,斷掉電源,查看火情,同時對車內乘客進行疏散,隨后撥打119報警電話,并上報分公司。隨后消防、應急小組人員相繼趕到現場,進行妥善處置。
演練現場幫助乘客安全有序轉移
演練最后,在各方人員正確、高效的處置下,“火災”事故得到有效控制,火情得到排除。演練結束后,參與現場演練和觀摩的職工們紛紛表示受益匪淺,通過本次演練,使大家能夠更好地處理突發事件,增強應急處置能力,全力保障公交安全運營和市民的平安出行。
青島城運控股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總經理邢昌友在致辭中指出,城運集團將始終踐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安全發展理念,全面推進企業“1+6+N”的應急預案體系構建,不斷增強應急預案的針對性、實用性和可操作性,全面提高預案的實戰化水平。“要貼近實際從嚴從難設置演習科目,全面檢驗提升應急處置力量的實戰能力,堅決筑牢防災、減災、救災防線。”
此次演練,參與單位高度配合、無縫銜接,災害處置能力、聯合作戰能力得到了很好的檢驗和提升,極大增強了公共交通從業者的防災減災意識和群眾的自救互救能力。城運控股集團將以此次綜合應急演練為契機,立足實戰、強化訓練、提升技能,確保緊急情況下能“拉得出、沖得上、打得贏”,最大限度地減少突發事件的危害,共同守護城市安全。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宋大偉 通訊員 藍倩云
責任編輯:王海山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