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鋰電池行業規范條件(2024年本)》(征求意見稿)和《鋰電池行業規范公告管理辦法(2024年本)》(征求意見稿)(下文均簡稱為“征求意見稿”),對于行業產能、技術創新作出新的規范表述,明確引導企業減少單純擴大產能的制造項目,加強技術創新、提高產品質量、降低生產成本。同時,相比于2021年推出的上一版規范條件,各類鋰電池產品性能指標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動力型鋰電池中還新增了小動力型鋰電池類目。
5月9日,受鋰電池重磅政策刺激,A股新能源板塊飆漲。截至午間收盤,新能源車龍頭ETF、電池ETF、鋰電池ETF、工程機械ETF等漲幅超過4%。相關指數成分股中,天賜材料、億緯鋰能、華友鈷業等漲超6%,寧德時代、天齊鋰業等龍頭股漲超3%。
不再單純擴大產能
工業和信息化部數據顯示,2023年我國鋰離子電池產業延續增長態勢,根據鋰電池行業規范公告企業信息和行業協會測算,全國鋰電池總產量超過940GWh,同比增長25%,行業總產值超過1.4萬億元。但全年鋰電池行業產品價格出現明顯下降,電芯、電池級鋰鹽價格降幅分別超過50%、70%。
《鋰電池行業規范條件(2024年本)》(征求意見稿)提出,引導企業減少單純擴大產能的制造項目,加強技術創新、提高產品質量、降低生產成本。
弘陽太陽能創始人劉繼茂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指出,鋰電池前幾年無序擴張,產能是高于實際需求的,造成社會資源的浪費和企業利潤大幅減少,而利潤減少又限制了行業技術發展。這次工信部出臺政策有利于引導行業有序發展,不再單純擴大產能,要以提高能量密度和循環壽命等技術創新來提高產品質量,達到降本增效的效果。
根據中關村儲能產業技術聯盟(CNESA)透露,鋰電池制造領域的投資熱情有所降溫。據統計,2024年3月,全國共有26家企業宣布了電池項目規劃,總產能超過233.53GWh,涉及計劃、簽約、開工、投產等多個階段。然而,投資總額為987.16億元,較2月下降了4.68%。
國際能源署最新發布的《電池和能源安全轉型》報告預測,到2030年,電化學不斷創新以及生產工藝的改善有望讓鋰離子電池成本在如今基礎上降低40%,還有望進一步提高電池能量密度和使用壽命。
此外,本次征求意見稿還延續了《鋰離子電池行業規范條件(2021年本)》的產能要求,鋰電池企業及項目應符合國家資源開發利用、生態環境保護、節能管理、安全生產等法律法規要求,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和相關產業規劃及布局要求,符合當地國土空間規劃和生態環境保護專項規劃等要求,符合“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要求。在規劃確定的永久基本農田、生態保護紅線,以及國家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禁止建設工業企業的區域不得建設鋰電池及配套項目。上述區域內的現有企業應按照法律法規要求關閉拆除,或嚴格控制規模、逐步遷出。
能量密度和循環壽命要求均有提高
長遠來看,新能源汽車上下游產業鏈依然充滿發展機遇。隨著全球范圍內新能源汽車市場的不斷擴大,動力電池需求將持續增長。為應對這一市場需求,企業應在技術創新、產品品質、產能調整等方面做好準備。
與《鋰離子電池行業規范條件(2021年本)》相比,本次征求意見稿對鋰電池產品性能指標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比如消費型鋰電池的單體電池能量密度最低下限從230Wh/kg提升至260Wh/kg,電池組能量密度下限提升至200Wh/kg。單體電池和電池組循環壽命≥800次且容量保持率≥80%。
動力型鋰電池中新增了小動力型鋰電池類目,小動力型鋰電池的單體電池能量密度≥140Wh/kg,電池組能量密度≥110Wh/kg。單體電池循環壽命1000次且容量保持率≥70%,電池組循環壽命800次且容量保持率≥70%。
儲能型鋰電池要求,單體電池能量密度≥155Wh/kg,電池組能量密度≥110Wh/kg。單體電池循環壽命≥6000次且容量保持率≥80%,電池組循環壽命≥5000次且容量保持率≥80%
此外,征求意見稿還要求,使用三元材料(鎳鈷錳酸鋰)的能量型單體電池能量密度≥230Wh/kg,電池組能量密度≥165Wh/kg;使用磷酸鐵鋰等其他材料的能量型單體電池能量密度≥165Wh/kg,電池組能量密度≥120Wh/kg。功率型單體電池功率密度≥1500W/kg,電池組功率密度≥1200W/kg。單體電池循環壽命≥1500次且容量保持率≥80%,電池組循環壽命≥1000次且容量保持率≥80%。以上指標較修訂前版本全面上調。
中航證券研報顯示,磷酸鐵鋰憑借成本優勢和安全優勢凸顯、其市場化的需求開始逐漸占據市場主流。由車及儲,在鈉電池和固態電池技術成熟前,預測未來在中低緯度地區和冬季氣度基本不低于0攝氏度的地區,車與儲能對磷酸鐵鋰的需求有望成為市場主流。
在近日召開的第十六屆重慶國際電池技術展覽會上也展示了全球首個單體容量為120Ah的全固態鋰金屬電池,其實際能量密度高達720Wh/kg,刷新了體型化鋰電池的最大單體容量和最高能量密度記錄。若按照最新標準測算,相同的重量下,這款全固態鋰電池的電量比目前標準高出近4倍
此外,征求意見稿要求,鋰電池產品的安全應符合有關強制性標準要求,并經具有相應資質的檢測機構檢驗合格。強制性標準包括但不限于:《電動自行車用鋰離子蓄電池安全技術規范》(GB43854)、《電能存儲系統用鋰蓄電池和電池組安全要求》等。與修訂前版本相比,征求意見稿提到的強制性標準明顯增多。征求意見稿還鼓勵企業制定和執行高于國家或行業標準的產品技術標準或規范。(記者 繳翼飛)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責任編輯:王海山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