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4月16日,一季度經濟“成績單”出爐,一季度GDP同比增長5.3%,開局良好。
其中,生產需求穩中有升,就業物價總體穩定,市場信心不斷增強,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效。多引擎同步發力,促使國民經濟延續了回升向好態勢。不過,房地產和消費仍需政策加力。
4月16日,國新辦舉行新聞發布會,邀請國家統計局副局長盛來運介紹2024年一季度國民經濟運行情況,并答記者問。
初步核算,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約29.63萬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5.3%,略好于去年全年及去年四季度經濟同比增速。
具體來看,一季度一產、二產、三產增加值分別同比增長3.3%、6%、5%。一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固定資產投資、出口同比分別增長4.7%、4.5%、5%。其中,扣除物價后固定資產投資一季度實際增長5.9%。從GDP核算的角度來看,無論是生產法,還是支出法,一季度5.3%的增速與主要經濟指標是相匹配的。
出口超預期、消費穩步恢復、穩增長政策靠前發力、新動能發展壯大等,是推動一季度經濟回升向好的主要因素。不過,房地產市場仍在下行、商品消費偏弱等,對當前經濟依然有拖累。
盛來運表示,一季度國民經濟開局良好,積極因素累積增多,為實現全年目標任務打下了較好基礎。當前經濟恢復有不平衡性,消費的恢復不如生產,中小微企業的恢復不如大企業,大家對宏觀數據的感受有不同認識。下階段,要加大宏觀政策實施力度,切實增強經濟活力、防范化解風險、改善社會預期,鞏固和增強經濟回升向好態勢。
經濟整體在恢復但有所分化
一季度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是帶動經濟回升的重要力量。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1%,相較去年全年4.6%的增速有明顯回升。3月PMI錄得50.8%,時隔5個月之后重回景氣區間,顯示3月工業生產回升向好的態勢。
不過,月度增速有所波動,3月當月規模以上工業增速為4.5%,較1~2月份回落了2.5個百分點。另外,一季度全國規模以上工業產能利用率為73.6%,產能利用率相較去年有所下降,部分產業產能過剩壓力加大。
盛來運回應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提問表示,工業確實是一季度恢復發展中的一個亮點,6%的工業增速是近幾年表現較好的數字。世界經濟有回暖跡象,一季度出口好于預期,推動工業品出口交貨值回升向好;居民消費端也在穩步恢復,去年消費品制造業增加值持續低位運行、增速在0左右,今年一季度該增速回升至4.2%,內外需的改善支撐工業經濟增長。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的政策,一定程度上增強了企業信心,有些企業進行提前排產。
至于一季度工業生產的月度波動,則跟去年基數波動有關。盛來運表示,去年一季度部分地區還受疫情困擾,去年低基數(去年一季度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推動今年一季度工業增速回升。去年1、2月份部分企業出口、訂單兌付工作量延遲到3月份,抬高的基數使得3月同比增速有所回落。
一季度服務業增加值增長5%,較去年全年增速低0.8個百分點。去年服務業的加快修復推動實現5.8%的增長,今年一季度服務業增速更向常態回歸,但5%的增速顯然低于疫情前的水平。
具體來看,現代服務業和接觸類服務業依然保持較快增長,但房地產業依然是拖累因素。一季度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增加值增長13.7%,住宿和餐飲業增加值增長7.3%。
國金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趙偉表示,年初“工作日效應”等導致宏觀數據階段性高增、3月再度回落,指向經濟尚處在溫和復蘇的初期。因為1~2月份的工作日數量較去年多了2天,生產時長增加帶動宏觀經濟數據回升;3月起“工作日效應”逐漸消退,當月工作日較去年少2天,相應指標有所回落。
從需求端來看,一季度出口好于預期,消費仍在恢復進程中,投資則出現結構分化,基建和制造業投資托底房地產的態勢明顯。
一季度貨物進出口總額同比增長5%,其中出口增長4.9%。3月份全球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連續3個月回升,顯示世界經濟有回暖的跡象。WTO預計,今年全球貨物貿易同比增長2.6%,較去年負增長有明顯改善。全球經濟回暖以及全球電子行業和裝備需求回暖等,對我國出口都有正向拉動作用。
一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4.7%,其中商品零售增長4%,餐飲收入增長10.8%。這顯示出服務消費恢復勢頭較好,但商品消費依然偏弱。
一季度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4.5%,較上年全年加快1.5個百分點。其中,基礎設施投資增長6.5%,制造業投資增長9.9%,房地產開發投資下降9.5%。穩增長政策靠前發力、制造業轉型升級及政策支持等,推動基建和制造業投資增速在持續回升,但房地產投資降幅仍在擴大。
粵開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羅志恒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一季度中國經濟總體延續恢復向好態勢,主要體現為供需在改善,微觀主體的信心在逐步恢復。從需求結構來看,主要是服務業消費、高端制造業和基建投資帶動。但是,房地產依然是拖累當前經濟的主要力量,需要通過保供給、促需求、穩房價等措施推動房地產市場平穩運行。
仍需加大宏觀政策力度
一季度房地產市場有些積極變化,但整體仍在調整進程中。一季度新建商品房銷售額同比下降27.6%,相較1-2月份降幅有所收窄,但仍處在收縮通道中。3月份70個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成交量有所上升,但各線城市商品住宅銷售價格同比降幅在擴大。
穩樓市的政策效果在持續釋放。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保障性住房建設、“平急兩用”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城中村改造等“三大工程”的持續推進,拉動了房地產投資0.6個百分點。
盛來運表示,房地產行業經過二十幾年的高速擴張后,按照產業成長周期,現在調整是正常的。房地產階段性調整,有利于房地產后續構建新模式,實現高質量發展。中國房地產市場是有支撐的,因為我國城鎮化還在進行當中,2.97億進城農民工還沒有完全市民化,我國90平米以下的中小戶型房子占多數,中國房地產市場剛需和改善性需求都還比較大,要理性看待房地產這一輪調整。
羅志恒表示,當前房地產市場仍處調整轉型期,供需形勢逆轉、部分房企出險、房價下行壓力、部分城市的限制性舉措仍存等導致需求低迷,影響到行業正?;乜詈同F金流。建議滿足房地產融資合理需求,可對房企現金流予以適當救助,防止發生系統性風險;適當調整對金融機構考核指標,避免房地產出現爆雷、硬著陸。建議放松乃至逐步取消一線城市出臺的房地產限制政策、降低社保繳納年限、降低購房成本等,以釋放房地產潛在需求。
野村中國首席經濟學家陸挺表示,房地產企穩復蘇的關鍵在于“保交樓”。當市場出現比較嚴重的問題時,適時重建市場、政府和銀行體系的信譽非常關鍵。當前,“保交樓”的資金存在缺口,依靠商業銀行、地方政府、開發商的力量恐難以完成。建議由中央政府出面,通過“財政+貨幣”的方式,比如啟用PSL工具,來推進“保交樓”相關工作。
面對當前經濟在穩步恢復,但仍存在需求不足的現狀,擴內需政策仍在持續推出。比如,當前中央和地方在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的落地。
盛來運表示,目前來看,支撐經濟繼續回升向好的積極因素在累積增多。今年世界經濟雖然面臨很大不確定性,但是一些先行指標顯示當前世界經濟在回暖。多項指標顯示中國經濟在回暖,假日經濟將繼續顯示拉動效應,加上擴大需求相關政策的推動,今后一個時期中國經濟將延續恢復向好態勢。
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表示,一季度GDP增速超出市場普遍預期,背后主要是穩增長政策前置發力,疊加外需向好。在樓市低位運行,居民商品消費偏緩等因素綜合作用下,3月宏觀經濟數據波動明顯加大。預計宏觀政策將繼續著力解決有效需求不足的問題,穩樓市政策會持續加碼。二季度穩增長政策效果會進一步體現,外需拉動力有望進一步增強,預計二季度GDP增速有望加快至5.4%左右。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秘書長張永軍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一季度經濟同比增長5.3%,環比增長1.6%,這個開局很不錯。尤其是環比增速1.6%,折合成年率經濟增速在6.5%左右??紤]到PMI指標在回升,全年5%左右的經濟增長目標是有望實現的。3月投資增速有所加快是利好,但是3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依然偏弱,房地產市場下行使得家電、裝修材料、家居用品等大類消費偏弱。當前需要關注有效需求不足的問題,尤其是商品消費偏弱會對全年經濟產生影響,政策層面應該加大擴內需政策力度。
(記者 周瀟梟)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責任編輯:林紅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