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xlrhz"></address>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meter id="xlrhz"></meter></listing></address>

<em id="xlrhz"><address id="xlrhz"></address></em>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listing></address>
    我的位置:首頁>文章詳情

    一季度就業形勢總體穩定 高校畢業生向縣城下沉就業

    國家統計局4月16日發布2024年一季度宏觀經濟數據顯示,就業形勢總體穩定。

    一季度,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平均值為5.2%,比上年同期下降0.3個百分點。3月份,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2%,比上月和上年同月均下降0.1個百分點。

    就業總體穩定與經濟回升向好直接相關。一季度,我國GDP同比增長5.3%,開局良好。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城鎮調查失業率微降,但青年失業率仍處高位。

    截至目前的數據顯示,今年2月,全國城鎮不包含在校生的16—24歲勞動力失業率為15.3%,比上月提高0.7個百分點;全國城鎮不包含在校生的25—29歲勞動力失業率為6.4%,比上月提高0.2個百分點。

    2024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預計達到1179萬,龐大的就業需求如何釋放?

    可以發現,一季度,31個大城市城鎮調查失業率改善跡象好于全國城鎮平均情況,同時,大學生向縣城就業的跡象明顯。

    經濟好就業才能好

    在4月16日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國家統計局副局長盛來運介紹,一季度國民經濟實現良好開局,GDP同比增長5.3%,顯示經濟在持續回升向好。

    經濟好轉,就業形勢總體改善。一季度,城鎮調查失業率平均值為5.2%,比去年同期下降0.3個百分點。

    盛來運介紹,一季度,工業和服務業兩個方面對GDP增長的貢獻超過90%。

    其中,“一季度工業增加值增長6%,比去年同期和四季度都有明顯回升,這主要是因為出口好轉,一系列政策推動,需求提升?!笔磉\說。

    “近兩年,我國就業形勢嚴峻,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在于出口增長放緩,出口部門創造就業崗位的能力減弱?!敝袊ù髮W商學院院長商文江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

    “由于世界經濟有回暖跡象,我們一季度出口比預期的要好,剛剛海關發布的數據出口增長4.9%。我們自身有個數據,叫工業品出口交貨值,去年四季度是負2.2%,今年一季度是正的0.8%,回升了3個百分點?!笔磉\說。

    一季度,服務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0%。

    “去年是疫情防控轉段以后服務業較快發展的一年,在去年服務業高基數增長的基礎上,今年服務業繼續穩定增長,生產穩中有升。”盛來運說。

    外來農業戶籍人口調查失業率主要體現進城農民工就業指標,一季度,該指標平均值為4.8%,比外來戶籍人口調查失業率平均值低0.1個百分點,比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平均值低0.4個百分點,顯示出工業和服務業增長對就業的拉動。

    中國就業促進會特邀專家、原中國勞動保障科學研究院院長劉燕斌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我國經濟正在回升向好,高質量發展持續推進,產業轉型升級加快,經濟有望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隨著一系列穩預期、穩增長、穩就業的政策措施的謀劃制訂和落實落地,我國就業形勢有望保持穩定局面。

    四分之一大學畢業生到縣城就業

    高校畢業生是就業重點人群。

    2023年12月起,國家統計局對分年齡組失業率統計進行了調整完善,發布不包含在校生的16—24歲、25—29歲、30—59歲勞動力失業率。

    截至目前,共發布了2023年12月至2024年2月共3個月度數據。其中,全國城鎮不包含在校生的16—24歲勞動力失業率分別為14.9%、14.6%、15.3%,全國城鎮不包含在校生的25—29歲勞動力失業率分別為6.1%、6.2%、6.4%,環比持續提高。

    劉燕斌也認為,2024年就業形勢復雜,就業壓力較大,穩就業任務依然繁重。今年需要在城鎮就業的新成長勞動力有1500萬人以上,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預計達到1179萬,比上年增加21萬人。

    一般而言,高校畢業生青睞到經濟發達的大城市就業。

    一季度,31個大城市城鎮調查失業率有所改善,平均值為5%,比去年同期低0.7個百分點,比今年同期城鎮調查失業率平均值低0.2個百分點。

    同時,越來越多大學應屆畢業生已不再把一線大城市作為其職業生涯的首選地,而是將目光轉向縣域,掀起了一股縣域就業的新潮流。

    麥可思研究院數據顯示,從近五年的數據來看,本科生畢業半年后在“縣級城市及以下地區”(以下簡稱“縣城”)就業的比例上升明顯,從2018屆的20%上升到2022屆的25%,增長了5個百分點。

    這一方面或與縣域經濟發展需要更多高學歷人才,各地政府不斷發布政策,釋放更多就業紅利,提升了地區的人才吸引力有關;另一方面,或與大城市生活成本高昂、就業壓力大,部分畢業生求職意向趨于求穩有一定關系。

    麥可思研究院研究發現,“教育業”(23.6%)和“政府及公共管理”(14.9%)是2022屆本科畢業生在縣城就業比例最高的兩大行業類。

    縣城工作的大學生就業質量如何?麥可思研究院數據顯示,這個群體在月收入方面穩步提升,從2018屆的4640元上升到2022屆的5377元,增長了737元;在就業滿意度方面,從2018屆的67%上升到2022屆的76%,提升了9個百分點。

    進一步對2022屆在縣城就業的本科生的用人單位類型分析顯示,“鐵飯碗”的比例明顯更高:在“政府機構/科研或其他事業單位”的比例(40%),高出全國本科(22%)18個百分點;其后主要在“民營企業/個體”(36%)就業,但較全國本科(51%)平均水平低15個百分點。

    有機會進入體制內工作,工資不高卻穩定、離家近,不用把大筆錢花在房貸、車貸上,和家人保持著“一碗熱湯”的距離,或許是越來越多的大學畢業生愿意回縣城的重要原因,體現了他們擇業觀的新變化。

    有專業人士分析認為,與大城市相比,縣城工作生活的性價比高,使其在就業市場上形成差異化競爭優勢。

    大學生畢業后選擇去哪里工作更好,沒有標準答案。但顯然,縣城對大學畢業生的吸引力已在逐漸增強。如何將高素質人才轉變為人才紅利、地方經濟發展動力,是擺在不少縣城面前的現實考題。(記者 王峰)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責任編輯:崔現香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

    国产剧情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