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xlrhz"></address>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meter id="xlrhz"></meter></listing></address>

<em id="xlrhz"><address id="xlrhz"></address></em>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listing></address>
    我的位置:首頁>文章詳情

    回收總量達450萬噸 看舊家電如何“變廢為寶”?

    3月13日,國務院公布《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提出開展汽車、家電產品以舊換新,推動家裝消費品換新等重點任務。

    二手消費市場破萬億元

    以舊換新備受青睞

    90后的付樂喜歡追新款手機,也被時下的年輕人稱呼為“換機黨”,以前為了追新手機,經常省吃儉用,但是自從他解鎖了“以舊換新”,這種方式減輕了他的經濟壓力。

    通過二手平臺上門回收工程師的評估,他的舊手機賣了1320元,他只需要再添上幾百塊錢就能買到自己喜歡的新款手機。

    網上回收的二手手機通過回收平臺的線下門店又回到了消費者手中,在價格上很有優勢。

    買賣二手數碼產品,消費者最關心的就是自身權益和信息安全的保障,記者在二手平臺的質檢中心看到,每臺手機來到這里都要進行初始化處理,并進行360度拍照,以便讓消費者可以觀察到商品的整體情況。

    處理過的二手手機會再經過層層質檢回到市場,賣給新的消費者。讓閑置物品“轉”起來,已經從節儉發展成為一種時尚、潮流的生活方式。

    今年3月,國務院公布《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之后,又給二手電子產品市場帶來了一輪新的動力。

    為了鼓勵消費者積極參與家電以舊換新,家電企業和商家可謂“各顯神通”,一家家電企業的旗艦店甚至把宣傳活動開到了北京郊區的大集上。

    此次以舊換新活動中,家電廠商和幾家綠色回收企業合作,直接將舊家電回收后拆解,杜絕了將收回的舊家電翻新以后當作新機售賣的可能。

    來自商務部的數據,到2023年底,我國冰箱、洗衣機、空調等家電保有量已經超過30億臺,這也顯示出我國巨大的家電市場規模和潛在的更新換代需求。

    商務部研究院電子商務研究所所長 杜國臣:我國家電產品的超期服役現象相對比較突出,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我們的回收體系不健全,導致了一些超期服役的家電仍在市場上流通和使用,這就提示我們在以舊換新的過程當中,怎么來構建一個逆向物流體系和家電的回收渠道。

    舊家電再循環形成產業鏈

    業內呼吁完善回收監管

    舊家電如何進行拆解呢?山東青島一家家電企業專門成立了再循環互聯工廠,企業回收的舊家電都會回到這里。

    這家工廠擁有國際上屈指可數的智能化家電拆解產線,所有來到這里的舊家電都會被粉碎后再篩選出可用的金屬和塑料。

    這間再循環互聯工廠采用數字化管理平臺,無論從哪里來的、什么品類的廢舊家電,只要進入工廠,就會被全流程數字化監管,拆解過程的所有數據都顯示在這個平臺上,目標就是讓舊家電“變廢為寶”。

    從冰箱,洗衣機,空調這些家電上拆解下來的鐵、鋁、銅以及一些硬塑料是最有價值的部分。

    商務部研究院電子商務研究所所長 杜國臣:企業自建回收體系,這幾年成為一個大家都在探索的方式。但是這里面存在一個問題,就是企業負擔比較重,成本比較高,未來需要我們進一步去完善這個體系建設。

    湖南汨羅,早在2006年就被列入全國再生資源回收體系試點城市之一,這里集聚了一批專業從事廢舊家電處理的企業,不斷探索著循環經濟的新路子。

    在汨羅,回收企業超過100家,每天拆解、回收下來的可用物質近萬噸,可以說,汨羅擁有一個儲量巨大的再生金屬礦。

    汨羅電子廢棄物處理有限公司總經理 許志亞:我們現在每拆解一噸廢舊家電,能夠節省碳排放4.7噸,現在我們行業每年拆解的電子廢棄物400多萬噸,可以每年節省碳排放2000多萬噸。

    坐擁再生金屬礦山,鑄造企業紛至沓來。和回收公司僅有一墻之隔的一家精密制造公司,就讓回收鋁變成了汽車零部件。離市場和原材料都更近,成本大幅降低。

    如今,汨羅每年循環產業營收超300億元。然而即便當地已經形成相對完整的產業鏈,但是這里的回收企業依然面臨著現實的難題。廢舊物品的處理過程復雜,包括分類、拆解、再生等環節,這些都需要專業的設備和人力。成本高企的同時,由于廢舊物品的價值較低,回收價格往往不高,導致企業的利潤空間有限。

    商務部研究院電子商務研究所所長 杜國臣:回收的二手產品流向、處理和使用,在這個過程當中以次充好的監管,都需要我們進一步完善,進一步加強行業監管,加強相關標準的制定,所以在這個方面我們還有很大的空間。

    來源:央視財經

    責任編輯:李頡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

    国产剧情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