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xlrhz"></address>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meter id="xlrhz"></meter></listing></address>

<em id="xlrhz"><address id="xlrhz"></address></em>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listing></address>
    我的位置:首頁>文章詳情

    5萬億“新”機遇攪動市場 家電、汽車行業迅速推出置換補貼

    編者按:

    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意義重大,既能促進消費,又能拉動投資,在有效解決需求問題的同時,又推動了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政策出臺后,地方政府紛紛出臺落實政策,不少行業企業迅速反應,欲從這個年規模5萬億的市場中分取一份“蛋糕”,而普通消費者也能從中獲得實實在在的優惠。

    當然,政策落地要注意避免一刀切,沒有必要更新的設備不能強行更新,避免造成資源浪費和抬高企業經營成本,真正實現惠民利企,一舉多得促進高質量發展。

    日前,國務院印發《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下稱《方案》),明確實施設備更新、消費品以舊換新、回收循環利用、標準提升四大行動。

    4月2日上午,國家發展改革委主任鄭柵潔主持召開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第1次專題座談會,與6家民營企業負責人座談交流,鄭柵潔在會上表示,下一步發改委將利用好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部際聯席會議制度,打好政策組合拳,推動汽車、家電以舊換新和家裝廚衛“煥新”。

    4月份以來,地方的更新、換新政策陸續出臺,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多位涉及制造、銷售、回收和末端環保處理行業從業者和專家發現,部分行業企業對政策的反應比較迅速,該項方案被行業企業認為是政策利好。同時,在后續執行細則上,希望有更多符合企業實際需求的政策。

    家電、汽車行業反應迅速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梳理發現,《方案》涉及的消費品門類的范圍廣泛,覆蓋了多個行業和領域,包括但不限于家電、汽車、家裝、廚衛、重點行業設備、建筑和市政基礎設施設備、交通運輸設備、老舊農業機械、教育醫療設備等。

    《方案》提出的目標是,到2027年,工業、農業、建筑、交通、教育、文旅、醫療等領域設備投資規模較2023年增長25%以上;重點行業主要用能設備能效基本達到節能水平,環??冃н_到A級水平的產能比例大幅提升,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數字化研發設計工具普及率、關鍵工序數控化率分別超過90%、75%;報廢汽車回收量較2023年增加約一倍,二手車交易量較2023年增長45%,廢舊家電回收量較2023年增長30%,再生材料在資源供給中的占比進一步提升。

    從國家發改委有關負責人的表態來看,這將是一個年規模5萬億元以上的巨大市場。

    從市場反饋來看,生產企業和銷售平臺對5萬億“蛋糕”躍躍欲試,其中最直接相關的家電和汽車行業反應比較迅速。美的、格力等家電企業相繼推出舊家電抵扣的促銷活動及置換補貼,比亞迪、廣汽集團、小鵬汽車等車企也針對部分車型提供了額外的置換補貼,置換補貼普遍在萬元以上。

    此外,電商平臺也在發力。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獲悉,京東2024年將攜手家電家居、3C數碼、汽車等品牌共同投入65億元,預計僅在家電家居業務,就將拉動2000萬用戶在京東參與以舊換新,回收舊機數量將超過3000萬臺。另外,天貓優品則成立綠色家電以舊換新聯盟,平臺換新補貼投入數億元,單品換新最高可減1000元。蘇寧易購也已經上線以舊換新百億補貼專場,提供最高30%直降的大額補貼。

    除了生產制造和銷售企業,在下游回收企業看來政策也屬于重大利好。二手消費電子產品交易和服務平臺萬物新生(愛回收)集團執行總裁王永良介紹,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愿意選擇以舊換新,這對愛回收以及整個二手行業的發展都是利好,大規模的消費品以舊換新為全產業鏈企業帶來了廣闊的市場機遇和發展空間,以及新的業務增長點。

    偉翔環保是一家從事末端環保處理工作的企業,2005年進入中國。偉翔環??萍及l展(上海)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意中告訴記者,這項政策對全社會包括環保處理行業來說肯定是政策利好,對上游的制造企業和下游的回收企業來說也都是好消息。

    在王意中看來,鼓勵大規模以舊換新,也就意味著有更多的可回收物品,對于電子電器產品回收和處理行業來說,目前末端的處理能力是完全沒有問題的,甚至可以說很多正規企業是“吃不飽”的狀態。

    “對于廣泛意義上的二手設備回收,不同產品回收的情況不一樣,目前行業還處在全面社會回收體系建設的過程。如果全社會的回收體系能夠更完善,C端的消費者更愿意參與到以舊換新,對行業來說是好事情。”王意中說。

    能拉動哪些消費需求

    更新、換新實際需求有多大?

    某生命科學行業的儀器設備區域銷售負責人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他們的客戶主要是高校、科研院所實驗室等,新政策出來后,他了解了一圈自己所在的南方某區域的高校的需求情況,在2022年下半年國家出臺一系列配套政策支持相關領域儀器設備的更新改造時,很多高校的需求已經有較大的釋放,這波需求對他的業務影響不大。

    從汽車和電器行業來看,國家統計局和公安部數據顯示,2023年我國家庭擁有的電器數量達到了30億臺,汽車保有量達到了3.4億輛。商務部部長王文濤在2024年3月份的新聞發布會上也表示,我國在用的國三及以下排放標準的乘用車超過1600萬輛,其中車齡15年以上的超過700萬輛,平均每年約有2.7億臺家電按標準超過了安全使用年限。

    作為潛在的萬億市場,更新、換新的需求一直存在,該輪政策能拉動哪些消費?以及如何拉動消費?

    北京科技大學機械工程學院教授向東告訴記者,政策涉及幾乎所有行業,如裝備儀器制造和汽車、家電等消費品行業,理論上都會因此受益。

    在向東看來,目前年輕消費者對收入增長預期減弱,消費預期也受影響,政策能否拉動需求,還是要看消費端的預期。從企業角度看,由于環保、智能制造或自主創新的要求,國企或多或少都進行過技術改造和設備更新,所以暫時無法判斷國企的實際需求。部分民營企業可能對設備更新確有需求,但如果對未來預期不確定性高,也許需求不旺盛。也就是說,政策對部分企業也許是好事,但整體投資回報還待觀望。

    向東表示,避免政策執行帶來浪費非常重要,理論上設備運行可靠性是一個浴盆曲線,運行一段時間的設備反而更可靠,最好遵守設備的運行規律,對于自主創新等問題要區分輕重緩急,避免更新不需要的設備。

    對于該政策對促消費的影響,王意中表示很有信心。早在2009年,財政部、商務部等七部委聯合印發《家電以舊換新實施辦法》,從上一輪的政策帶動的消費者參與以舊換新的效果來看,他認為國內做這方面工作還是很有經驗的。如果生產端、銷售端、消費端的各項具體政策能到位,刺激消費效果是可以實現的。

    北京消費者王先生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2009年的一輪家電以舊換新政策落地時,他給老人買了家電,領取到幾百元的補貼。15年后,新一輪的政策如果對消費者有真金白銀的補貼,他還準備給家里買個電視。

    據商務部數據,2010年以舊換新拉動消費1700多億元,全國以舊換新累計銷售新家電3222.4萬臺,實現銷售額1211.1億元,回收舊家電3344.6萬臺。汽車方面,截至2010年5月24日,全國共辦理補貼車輛10.6萬輛,補貼金額14億元,拉動新車消費126億元。

    另外,在電子電器產品的回收方面,王意中希望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包括財政、稅收、金融等方面的支持政策。同時,加強對公眾的宣傳和教育,讓更多的人了解循環經濟的重要性,了解廢棄物循環利用的意義和價值,形成良好的社會氛圍。

    (記者  周慧  實習生  劉龍珠)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責任編輯:林紅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

    国产剧情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