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做好青島政策性農業保險承保模式改革過渡期保險服務工作,強化農業保險合規經營意識,提升合規管理水平,推動青島農業保險高質量發展,3月14日,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青島監管局召開農業保險合規培訓會。
會議圍繞農業生產風險、農業保險法律法規開展現場培訓,分析當前形勢,指出問題不足,緊緊圍繞強監管嚴監管部署,對下步農業保險合規發展提出明確要求。青島市財政局、市保險行業協會、10家政策性農業保險承保機構等參加會議。
6家保險公司獨立開展承保理賠服務
作為“三農”工作的重要政策工具和手段,農業保險在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農業生產安全、服務“三農”發展、促進農民持續增收等方面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成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
2024年1月,青島市政策性農業保險遴選改革正式落地。改革打破了原有的聯合體承保模式,引入適度競爭機制,優化承保機構布局,確定了6家保險公司對青島市級及以上政策性農業保險獨立開展承保理賠服務,10家保險公司獲得區(市)地方特色政策性農業保險承保資格,對保險公司的內控管理和服務質效提出更高要求。
針對上述情況,會議邀請了農業生產專家重點圍繞小麥、玉米的主要逆境及防災減災技術進行了授課,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青島監管局對農業保險市場準入、條款費率管理、承保理賠管理等進行合規培訓,對青島農業保險的現狀進行了深入分析,要求承保公司提高思想認識和政治站位,認真貫徹落實好中央對農業保險工作的決策部署,將不發生重大風險事件、守住合規底線作為工作的重中之重,切實推動農業保險高質量發展。
落地險種過百 受益農戶戶次超四十萬
本次農業保險合規培訓會上提出,農業保險合規發展要穩妥完成改革過渡期間的承保理賠工作,做到應保盡保、愿保盡保,確保農業保險服務不斷檔。要依法合規經營,時刻繃緊合規之弦,切勿觸碰合規底線,保持農險穩健可持續發展。要夯實農業保險基礎,加強“三農”服務網絡建設,注重風險減量和科技賦能,完善“保防救賠”一體化服務體系,提升農險承保理賠服務質效。要守牢風險底線,做好管理風險、道德風險、聲譽風險等防范處置,加大農業保險宣傳力度,切實保護好參保農戶的合法權益,全力維護轄區農業保險安全穩定。
值得一提的是,近幾年,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青島監管局指導青島保險業重創新、謀惠農、促發展,大力推動農業保險“擴面、增品、提標”,取得顯著成效,有力服務“三農”發展和國家糧食安全。2023年,青島農業保險保費收入、保障額度、受益農戶戶次均居全國計劃單列市首位,落地險種首次過百,達到106個,同比增加25個,已形成農產品成本保險、價格保險、收入保險、指數保險、“保險+期貨”融合發展的保險體系。消費者獲得感顯著提升,全年為108.39萬戶次農戶提供風險保障131億元,同比增長26.98%,賠付支出4.48億元,同比增長46.7%,受益農戶戶次達41.42萬。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于倢
責任編輯:李頡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