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xlrhz"></address>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meter id="xlrhz"></meter></listing></address>

<em id="xlrhz"><address id="xlrhz"></address></em>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listing></address>
    我的位置:首頁>文章詳情

    瞄準近萬億美元市場!車企積極布局汽車保險業務 機構:消費者將最終受益

    3月8日,乘聯會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今年2月,新能源車國內零售滲透率達到35.8%,較去年同期32.0%的滲透率提升3.8個百分點。

    隨著我國新能源車滲透率的不斷提升,汽車保險領域也呈現出新變化。管理咨詢公司羅蘭貝格在相關報告中稱,伴隨新能源車滲透率的提升,新能源汽車保險成本高的弊端將逐步擴大,甚至出現部分品牌投保難的局面。同時,伴隨著智能駕駛技術的應用,主機廠和消費者對于智能駕駛的投保需求逐步顯現,傳統的汽車保險在供應端面臨著創新壓力。因此,以新能源車企為代表的汽車主機廠參與汽車保險產業的動作將會更加頻繁。

    這一預判正在逐步得到驗證。就在3月4日,寶馬(中國)保險經紀有限公司正式開業。該公司由寶馬集團旗下全資子公司寶馬巴伐利亞商業代理有限公司與華晨寶馬汽車有限公司共同出資,雙方出資和持股比例分別為58%和42%。

    早在去年11月,寶馬(中國)保險經紀有限公司正式獲得由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頒發的保險經紀業務許可證。這意味著,該公司可以正式開展保險經紀業務。值得注意的是,這也是自2018年以來停擺五年的保險中介牌照審批重新開閘,寶馬(中國)保險經紀有限公司是同日獲批的兩家外資保險經紀公司之一。

    從批復來看,寶馬(中國)保險經紀有限公司、安顧方勝保險經紀有限公司的業務范圍包括:為投保人擬訂投保方案、選擇保險公司以及辦理投保手續;協助被保險人或受益人進行索賠;再保險經紀業務;為委托人提供防災、防損或風險評估、風險管理咨詢服務;金融監管總局規定的與保險經紀有關的其他業務。

    寶馬方面認為,寶馬(中國)保險經紀有限公司保險經紀業務的獲批,是寶馬長期貫徹“家在中國”企業戰略,積極響應中國進一步擴大開放政策的例證之一,也體現出寶馬集團堅定看好中國未來經濟發展潛力和創新活力,共同推動中國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決心和信心。

    圖片來源:企業供圖

    “中國汽車產業正在朝著數字化、電動化和可持續發展的方向積極轉型,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蓬勃發展,汽車產業保險業務潛力巨大,尤其是對覆蓋汽車行業全價值鏈保險解決方案的需求十分龐大。在中國金融領域制度型開放的利好政策鼓舞下,我們將為廣大客戶用車和出行保駕護航,也為寶馬在中國的合作伙伴提供保險經紀、風險減量和風險管理領域的服務?!睂汃R(中國)保險經紀有限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習安倫(Andreas Glunz)表示。

    事實上,不僅是寶馬,面對潛在的藍海市場,無論是正在加速新能源車轉型的傳統車企,還是造車新勢力,都在加速布局保險機構或中介機構,其中就包括蔚來、小鵬汽車、特斯拉、理想汽車、比亞迪等。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23年底,至少有3家主機廠持有保險牌照,而至少10家主機廠持有保險中介牌照,汽車保險產業格局在多年穩定的局面下出現了新進的參與者。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測算的數據,2028年,全球汽車保險行業市場規模將達9750億美元。另據東吳證券測算,預計到2025年,新能源車險保費規模將達1865億元,占車險總保費比例約17.9%;到2030年保費規模將達4541億元,占車險總保費比例約為32.1%。

    在首都經貿大學農村保險研究所副所長李文中看來,車企跨界進入保險領域,優劣勢并存。其中,優勢在于,汽車公司對車輛和駕駛者的情況有深入的了解,這有助于為車險產品定價提供更準確的風險評估;汽車公司通常有龐大的客戶群,這可以為保險經紀業務提供更多的潛在客戶;汽車公司通常具有發達的銷售和服務網絡,這有助于為保險客戶提供高質量的保險服務。

    “劣勢則在于,車企缺乏保險經紀業務的專業知識和經驗,需要投入大量時間和資源進行學習和培訓?!崩钗闹姓J為。

    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劉國梅 攝(資料圖)

    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中國保險與養老金研究中心研究總監朱俊生則認為,新能源車的智能化程度很高,車企掌握了大量數據,未來如果這些數據得到合理利用,車企在車險定價、產品創新方面將大有作為。

    上述羅蘭貝格報告也認為,2024年,汽車金融和保險業態將受“用戶側需求演變”“供給側格局更新”兩大趨勢的影響。參與保險行業的汽車品牌將積極推動新能源和智能汽車定制化的保險產品落地,并充分利用自身的數據能力和渠道能力,提高產品競爭力,這背后的受益者將是廣大的新能源消費者。(記者 裴健如)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責任編輯:王海山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

    国产剧情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