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青島駕校培訓“一費到底”“多維評價”;實現地鐵“無電無網支付”;打造“碼上乘車”客運服務品牌,實現“人、車、企”等信息互通共享;汽車維修服務“透明車間”,助力車主“云監工”;創造道路運輸“一站式”便民服務新體驗;鑄造“港航燈塔”服務品牌,助推企業高質量發展……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1月30日,2024年青島市運輸事業發展中心工作會議召開。會議明確2024年市運輸中心將認真落實市委經濟工作會議和全市交通運輸工作會議精神,聚焦為民解憂,助企紓困,開展系列民生實事,既用“大手筆”又下“繡花功”,把民生實事辦實辦好,當好青島交通高質量發展開路先鋒。
會議現場
“一費到底”“多維評價”,護航學員放心學車
在全市全面實施駕駛培訓收費“一費到底”,杜絕二次收費、巧立名目收費等侵害學員合法權益的違規收費行為;強化行業信用體系建設,從學時通報、違規收費通報、質量信譽考核等級、考試合格率、投訴率、學員評價及安全生產信用等級等維度對駕校進行動態排名并向社會公布,方便學員比選駕校及教練員,推動行業形成誠信經營、服務取勝的良性競爭氛圍。
駕校培訓更貼心
開創地鐵“無電無網支付”新場景,市民公共交通出行更便捷
實現地鐵全線網數字人民幣無電無網支付過閘,減少因手機無電、通信網絡覆蓋不到等應急情況下的使用障礙,進一步滿足公眾對支付工具安全、易用的需求。優化調整市區公交線路30條,開通地鐵6號線一期,地鐵線路達8條,地鐵站點169個,讓市民實現地鐵公交“無縫”換乘,方便市民“地鐵到站、公交到家”。
打造“碼上乘車”客運服務品牌
在實現了車輛基本信息查詢基礎之上,增加道路客運標志牌信息查詢及用車評價等功能,豐富擴大二維碼的綜合效用。實現“人、車、企”等信息互通共享,便于交通執法部門、市民乘客等對道路客車經營活動的查詢、監管,助力道路客運行業安全提檔、服務提質、監管提效。
客車查詢“二維碼”
“巡網召車”雙覆蓋,出租汽車適老出行更有溫度
提升巡游出租95128約車服務保障作用,擴大出租汽車電召服務覆蓋面,2024年度入駐車輛數量達到3000輛,訂單數量提升10%以上,達到1.1萬單;實現我市在營網約車平臺設置方便老年人使用的“一鍵叫車”功能全覆蓋;突出黨員先鋒帶頭作用,推行“擁軍惠軍”措施,開展志愿服務,讓交通出行便利可及,進一步滿足老年人及出行不便人群出行服務需求。
市民打車更便捷
打造汽車維修服務“透明車間”,助力車主“云監工”
督促企業上傳電子健康檔案數據,實現車主和維修企業利用汽車維修電子健康檔案平臺查詢車輛維修歷史故障、維修項目、更換零部件等,維修服務更加快捷、透明,車主可監督維修企業,規范經營服務。
打造高鐵便捷出行交通圈,提升“內外互通”水平
以濟鄭、萊榮、濰煙高鐵開通為契機,積極溝通協調鐵路部門,適時增開青島至濟南、鄭州方向大站列車,加密開行至煙臺、威海及濰坊方向列車,爭取更多高鐵列車停靠紅島站和青島機場站,提升鐵路運輸網絡內外聯通度,加快構建城際1.5小時、半島1小時、市域0.5小時快速交通圈。
持續推進高鐵公交化
延伸服務觸角“一次辦好”,創造“一站式”便民服務新體驗
利用信息技術手段,為全市20余萬輛營運車輛檢測、年審、技術等級評定、運輸證換補發等業務提供“一站式”“一條龍”服務,各審批服務窗口線下業務減少50%以上,真正實現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
便民服務站提供“一條龍”服務
推動擴大電子包車牌試點范圍,實現市內包車“全域通”
擴大電子包車客運標志牌試點范圍,對青島市包車客運企業所申請的、在青島市行政區域內運行的包車業務,使用電子包車客運標志牌,提高道路包車客運業務辦理便捷度,為下一步爭取省內先行打下基礎。
建立人車企“三位一體”信息化監管體系
綜合利用信息化手段,通過“魯運通行碼”對貨車駕駛員實施分級管理,通過動態監控提升危貨車輛監管精準度,通過評估預警對企業實施分類分級精準監管,輔以考核數據分析、及時動態提醒等信息化手段,幫助危貨企業建立人車企“三位一體”信息化監管體系,提升企業安全管理水平。
“港航燈塔”營商環境提升活動
打造“港航燈塔”服務品牌,護航企業發展蓄能升級
港航人才實訓
開展“航運沙龍”訂單式普法培訓,提升企業法治化水平。提升航運服務平臺能級,增設港口岸電管理模塊,統籌行業資源,吸引企業入駐航運服務平臺,發布青島RECP航運指數、青島集裝箱航運景氣指數分析報告,引入金融機構,賦能企業發展。統籌海事院校資源,優化港航人才生態圈,打造人才培育新模式。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宋大偉 通訊員 邵男
責任編輯:李雯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