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交通運輸事業發展新起點,擔負起新時代賦予的新使命,青島市運輸事業發展中心港航處堅持用“通達遠博”品牌引領服務,時刻保持“事爭一流、唯旗是奪”的奮進姿態,激活新動能、煥發新活力,持續推動運輸事業行穩致遠、破浪前行。
青島市運輸事業發展中心港航處團隊
青島市運輸事業發展中心港航處作為青島市扶持港航業發展的專門機構,承擔“集聚航運要素資源、溝通航運動態信息、規范航運交易行為、激發航運市場活力、促進港航基建發展”等五大功能,主要開展港口公用基礎設施維護、航運大數據綜合信息平臺建設、港航人才引進、構建青島航運指數基本體系等工作,借助信息技術和金融服務手段,提高航運信息、航運金融、航運貿易等服務能力,提升青島航運服務水平,加快構建與國際接軌的現代航運服務體系,助力青島建設國際航運貿易金融創新中心。
近年來,港航處團隊勇當“開路先鋒”,以“五新”為目標,推動港航發展服務工作有品優質、爭先爭效、善作善成。團隊經過不斷積累、探索、創新,迎來了“高光時刻”:聚焦智慧創新、數字轉型,創新建成國內領先的青島國際航運中心現代航運服務信息化支持保障平臺,榮獲中國航海學會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智慧港航”數據創新應用大賽“百里風趠”獎,山東省大數據“三優兩重”項目新型智慧城市優秀案例,開路先鋒團體獎,全國“我是新時代交通人”宣講比賽“優秀好故事”等獎項。
搭建航運服務信息平臺,提升智慧港航新高度
數字化程度已成為衡量港口競爭力的重要指標。牽頭建成了現代航運服務信息化支持保障平臺,集聚航海保障、航運貿易、金融保險、現代物流、人才交流、海事仲裁、運價指數等航運要素,實現港航綜合信息互通共享和業務協調聯動,積極推動港航產業向數字化、智能化轉型,為各類企業提供及時、穩定、全面的港航信息服務。
目前,該平臺已獲得4項“軟件著作權”登記證書,吸引山東海運、中外運、山東港口等數百家企業入駐,平臺累計接入數據200余類,實時收集山東海域內船舶AIS數據,匯集數據5億余條,數智賦能為航運企業降本增效提供支撐,成為青島交通運輸行業優化營商環境的“硬核”舉措。
現代航運服務信息化支持保障平臺
科學研發航運指數模型,聯動區市增強新信心
RCEP為開放的青島帶來新發展機遇。先行先試,創新發布國內首支RCEP航運指數,通過收集有關RCEP成員國港口與青島相關的航線運力、運價等數據,分析發布RCEP航運指數,反映航運市場在不同時期對于運價影響的相對數,揭示青島航運市場的供需態勢,成為青島航運市場的“晴雨表”,對加快打造貿易便利、服務開放、投資自由、監管安全高效、輻射帶動作用強的RCEP經貿合作示范城市具有重要意義。
青島港前灣航道擴建工程施工現場
加快港口工程項目建設,提升港區服務新能級
港航項目攻堅克難,青島港前灣航道擴建工程已于2023年底主體工程完工,今年將完成項目交工驗收、開通試運行,項目完成后,將現有航道5萬噸級集裝箱船雙向、10萬噸級船舶單向乘潮航道,擴建為10萬噸級集裝箱船舶全天候雙向航道,將大幅提升前灣航道運輸能力。董家口港區瑯琊臺灣作業區工作船碼頭工程開工在即,2024年將完成開工建設前的征遷、施工手續等大量前期準備工作,力爭完成工程總量20%。
一線調研
打造港航人才服務工作站,營造人才發展新生態
積極探索港航人才培養新體系,創新性建立了“高校—政府—企業”的人才招引輸送鏈條,突出人才“精準”服務。2023年,組織了五批師生來青體悟實訓,為來自全國港航類高等院校的共計165名本、碩、博師生提供了實訓服務,得到師生的廣泛認可和贊譽,深化產才“融合度”,塑造品牌“顯示度”,提升人才“感受度”,跑出人才與產業“雙向奔赴”的“加速度”,打造多層次、專業化、應用型青島特色港航人才隊伍。
上海海事大學博士研究生來青實訓
優化港航產業營商環境,開創服務企業新局面
優化營商環境出實招、見實效。牽頭引進中國海事仲裁委員會青島仲裁中心、上海海事大學青島研究院,完善青島地區航運服務體系,進一步提升青島國際航運綜合服務能力,助力青島市國際航運中心建設。開展“港航燈塔”港航品牌營商環境提升活動,開展航運沙龍、送策進企等活動,服務中小微港航企業100余家,提升青島港航企業凝聚力,增強港航企業家向心力,助力打造青島便利化、法制化、國際化港航營商環境。充分發揮青島港航產業發展基金 “蜂巢效應”,成立多支子基金,撬動社會資本18.9億元,加快航運金融、信息、服務等高端航運要素資源向青島聚集,打造高端航運要素資源集聚區。
航運沙龍活動現場
港通四海,航行五洲。日拱一卒,功不唐捐。新的一年,在市交通運輸局的指導下,市運輸中心港航處團隊將秉持“開局就是決戰,起步就是沖刺”奮進姿態,發揚龍馬精神,一張藍圖繪到底、一以貫之抓落實,奮力推動青島港航事業走在前、開新局,為青島建設世界一流海洋港口貢獻力量!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宋大偉 通訊員 邵男 王燕
責任編輯:王海山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