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xlrhz"></address>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meter id="xlrhz"></meter></listing></address>

<em id="xlrhz"><address id="xlrhz"></address></em>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listing></address>
    我的位置:首頁>文章詳情

     2024年力爭生產總值增長5.5%以上 李滄區打造“產城融合新城”

    1月9日,青島市李滄區第七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召開。2023年以來,李滄區持續用力推進實體經濟和招商引資、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設、提升作風能力和優化營商環境等重點工作,經濟社會實現平穩健康發展,新舊動能轉換示范區建設邁出堅實步伐。記者從會上獲悉,預計全區生產總值、固定資產投資保持穩定增長,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7%。


    李滄區高樓林立,風景秀美


    大項目牽引城市更新

    2023年,李滄區總投資312.4億元的19個省市重點項目全部開工建設,完成年度投資計劃143%。

    加快大項目建設。完善項目全周期服務機制,推動青啤百萬千升純生基地等25個項目順利開工、盛邦文化產業園等12個項目主體封頂、上流金諾商務中心等19個項目竣工交付。打響“來李滄·贏滿倉”招商品牌,簽約超百億元項目2個、超50億元項目3個,引進區域總部4個、超億元項目118個。簽約總投資160億元的嘉業智能制造項目,打造智能制造產業示范基地。與世界500強企業牽手合作,引進新能源汽車管理總部和汽車產業研究院。

    2023年,李滄區48個片區更新項目全面建設,11宗445.8畝低效土地實現高效再利用,城市更新“主戰場”形象不斷彰顯。

    加速老片區煥發活力。樓山南片區加快產業重塑,新舊動能轉換產業示范片區騰空發展用地1700畝。2023年,青島智谷·粵浦科技創新中心項目現場在樓山片區拔地而起,這個總投資30億元的項目預計今年6月前一期主體結構將全面封頂。讓工業“上樓”,成為李滄區聚力打造的青島市新舊動能轉換示范區,在保障產業空間、筑牢工業根基上主動應變。

    加強片區集聚效益。青島北站 TOD 項目全速推進,引進全省首家“超極合生匯”,中鐵二局、中鐵二十五局等區域總部順利落戶。世博園片區蓄勢待發,簽約王府井世博園小鎮項目。十梅庵片區創新“央地聯合、四級聯動”開發模式,攜手中國能建集團打造總投資430億元的青島生態創享新城。

    消費實力顯著 拉動城市經濟

    推動科創活力,培育新企業。今年以來,李滄區科技型中小企業入庫677家,創歷年最高水平。方天科技、朝輝自動化獲評省瞪羚企業,新增市“專精特新”、雛鷹企業30家。國科中子能備案省級新型研發機構,71個項目列入青島市技術創新重點項目計劃,全區技術合同成交額增長30.4%。 金海牛獲評省科技企業孵化器,市級優秀等級孵化器占全市總數40%、居全市首位。新增省級院士工作站1家、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1家,成功引進各類人才1.4萬人、增長22.6%。

    推動消費,激發經濟活力。李滄區發放消費券2.1萬張、帶動銷售額2.5億元,限上餐飲業營業額增長50%以上。打造新能源汽車消費特色街區,匯集汽車品牌50余個,年銷售額超30億元。落地云正達供應鏈 等外貿龍頭企業,李滄區區跨境電商進出口額增長9倍,外貿出口額預計增長8%。精心打造CityWalk全域文旅路線11條,舉辦梅花節、世博園啤酒嘉年華等系列活動,全年接待游客184 萬人次、增長52%。向陽路少山路步行街獲評全市夜間消費特 色街區,《李滄奇幻夜》系列主題宣傳片全網展現量突破8000萬次。

    推進營商效能,解決難題。開展“深化作風能力優化營商環境”專項行動,健全完善企業服務專員、營商效能督辦“直通車”等制度,解決企業發展難題600余個,助力企業融資超100億元。李滄區在全省率先實施人力資源共享計劃,幫助企業節約人力成本2100萬元。加快“無證明城市”建設,1151個政務服務事項實現“網上辦”。扎實推進“服務型執法”,輕微違法案件免罰247.6萬元。開展第五次全國經濟普查,規上企業總量突破1000家?!皞€轉企”直接變更登記新模式列入省級試點,市場主體總量達到17.4萬戶、增長6.6%,增幅居全市首位。

    心系“民之所向”為民利民

    完善基礎設施,市民展笑顏。2023年底,李滄區中心城區立體交通新走廊——重慶高架路主線通車,亞洲最大跨度公路隧道——唐山路隧道有序推進,遵義路等23條道路開工建設,棗園路等12條道路實現通車。地鐵2號線東延段等3條地鐵線路加快施工,常川路站等4個站點實現封頂。建成停車泊位2230個,開放共享泊位6400個,5.5萬個泊位接入“全市一個停車場”平臺,啟用新能源汽車 充電樁1725個。青銀高速段、文昌路段高壓線纜入地3.8公里。建成啟用廣水路等口袋公園8處、林蔭綠道16公里,雙峰山山體綠道全線貫通,城區綠化覆蓋率提升至45.3%。

    改善居住環境,市民更舒適。李滄區 1931 處房屋征收基本完成,1095戶居民喬遷新居,全區超期未回遷項目全面清零。李滄區強力破解5161戶歷史遺留不動產權證辦理難題。11個老舊片區完成改造,惠及居民4377戶。完成既有住宅節能保暖改造5.1萬平米。改造無障礙設施125處,安裝窨井防墜網5202套。創建市級垃圾分類五星示范小區21個,新增24小時開放公廁20座。深入推進拆違治亂,拆除“插花地”等重點區域違法建筑75.9萬平米。新建智慧社區35個,上流佳苑獲評全省首批標桿型智慧社區。

    提升品質能級,市民更安心。今年,李滄區獲評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李滄區熱力公司“煤改氣”工程圓滿收官,全域實現無煤化集中供熱。實施廢氣治理工程400個,空氣質量改善率居全市前列。強化土壤污染源頭防控,修復污染土壤400畝,重點建設用地安全利用率保持100%。新建改建雨污管網13公里,實現城市雨污合流管網全面清零。啟動婁山河污水處理廠提標擴建工程。高標準實施李村河流域生態綜合治理,李村河成為淮河流域幸福河湖“樣板河道”、入選全國第二批美麗河湖優秀案例。

    強化公共服務,市民更便利。李滄區落實優質教育資源倍增計劃,引進山大基礎教育集團、青島五十八中北校區,啟用重慶中路學校等 6所學校、幼兒園,新增學位8310個。中考成績連續五年提升,普高錄取率再創歷史新高,成為全市唯一通過國家“兩縣”認定的區市。百果山青少年教育基地獲評省關心下一代教育基地。與青大附院、海慈醫院共建醫聯體,整合各類醫療機構285家??偼顿Y3.7億元的區中心醫院遷建項目順利推進。市八醫東院區竣工交付,填補了李滄東部三級綜合醫院的空白。

    2024年,李滄區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區內生產總值增長5.5%以上,區級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5%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增長5%以上,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6%以上,完成節能減排降碳任務和環境質量改善目標。

    以此為目標,李滄區將錨定“走在前、開新局”,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 主動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緊緊圍繞李滄區第七次黨代會提出的“一四四六六”工作目標和思路舉措,切實增強經濟活力、防范化解風險、改善社會預期,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創先爭優,全面展現李滄區干事創業新形象,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李滄實踐新篇章。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黃元暉

    責任編輯:李頡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

    国产剧情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