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12月22日青島市政府新聞辦召開的《關于強龍頭補鏈條興業態樹品牌加快推進農業產業化發展的意見》政策吹風會上獲悉,近年來,青島市全力打造“十百千”億級農業全產業鏈,通過強鏈、建鏈、延鏈,推動茶葉、葡萄、胡蘿卜等十億級特色產業由“小特產”轉變為“大產業”,推動糧油、奶業、生豬、禽肉等百億級產業集群由“平面分布”轉變為“集群發展”,推動農副食品加工業、畜牧業等千億級產業鏈的主體關系由“同質競爭”轉變為“合作共贏”,為建設農業強市注入強大產業動能。
布局“產業鏈”
農業全產業鏈是指圍繞區域農業主導產業,將農業研發、生產、加工、消費等各個環節、各個主體連接成有效銜接、協同發展的有機整體。布局打造農業全產業鏈,是實現鄉村振興的重要途徑,成為鄉村產業產業的關鍵環節。
在這方面,青島市農業農村就從具有重要影響力的農業產業化頭部企業中,按照糧油、果蔬、畜禽等細分行業,遴選出18家市場競爭力大、產業發展引領力強、社會責任感高的農業產業鏈“鏈主企業”,構建農業全產業鏈布局。聯合育種育苗、生產基地、倉儲設施、科研院所、加工流通、服務貿易等環節主體,一體打造農業全產業鏈,重點培育糧油、畜禽、果蔬等3條超百億級產業鏈。
同時,還將突出補齊鏈條短板,支持申報創建省級以上現代農業產業園和全產業鏈項目,支持申報創建國家級農產品加工產業園、國家級農業優勢特色產業集群。引導企業從“一片茶葉”“一顆藍莓”“一杯牛奶”帶動標準化種養、農產品加工、休閑旅游和電商銷售全產業鏈。
深挖“土特產”
“土特產”來源于特定地域,有著優越的自然環境和獨特的生產方式,孕育出獨具特色的產品,在不斷壯大的鄉村產業中成為一面面旗幟。
青島著力做好“土特產”文章,念好“土”字訣,整合政策、資金、土地、人才等資源,打造村、鎮、縣、市四級產業集聚經濟圈,培育發展店埠胡蘿卜、寶山藍莓、新河草編等品質優、基礎好、市場廣、影響力大的鄉村產業。
培育一批國家級、省級農業產業強鎮、全國鄉村產業“超十億元鎮”、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鎮、省級鄉土產業名品村、青島市手造鄉土名村,促進產鎮融合、產村融合,形成優勢特色產業集群。
健全園區聯農帶農機制,把產業增值收益和就業崗位更多留在農村、留給農民,持續拓寬農民增收致富渠道,促進一產往后延、二產兩頭連、三產走高端,實現特色資源多元化開發、多層次利用、多環節增值。
拓展“新業態”
近年來,鄉村旅游、農村電商、休閑康養、農事體驗、帳篷經濟等鄉村產業新業態蓬勃發展,成為農業農村經濟的發展引擎。如:浙江安吉、吉林延吉等地鄉村旅游,不僅為城鎮居民創造了更豐富的消費新場景,也為鄉村發展帶來更多機遇……
在這方面,青島市積極拓展節慶農業、創意農業等鄉村產業新業態,注重發揮農產品優勢,以“休閑農業+”為重點拓展農業多種功能,融入“農耕文化”“紅色文化”等文化元素,不斷豐富鄉村產業內涵,提升農村生態新價值,走出了一條集高效農業、休閑觀光、田園生活于一體的鄉村休閑旅游新路徑。
今年以來,青島市即墨區鰲角石村榮獲“中國美麗休閑鄉村”,青島市中國美麗休閑鄉村總數達11個,開展寶山藍莓節等37場休閑農業節會活動,舉辦“鄉約青島 金秋出游記”等3場鄉村旅游直播推介活動,鄉村休閑旅游已成為全市農業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點。
下一步,青島市將大力發展農業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推進資源要素跨界融合、集成集約,在延伸產業鏈方面打造盈利點、觀賞點和突破點,創造提升農業附加值。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聶艷林
責任編輯:崔現香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