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青島市城陽區人民法院深入開展“深化司法作風能力、優化法治營商環境”活動,圍繞“每個案件都是營商環境,每名干警都是營商環境”司法理念,實施“暖企筑信”工程,助力企業信用修復,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5019名被執行人被“限高”
屏蔽企業失信信息1671次
城陽法院綜合運用信用懲戒與修復措施,雙向發力助推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護航企業健康發展,對惡意規避執行的行為,加大信用懲戒力度,同時強化善意文明執行理念,慎用失信懲戒措施。
在一起提供勞務受害者責任糾紛案件中,因被執行人名下無財產可供執行而終結本次執行,城陽法院依法將被執行人列入失信被執行人。后本案在恢復執行過程中,被執行人主動履行了義務,城陽法院及時屏蔽被執行人失信信息。
2023年以來,城陽法院累計將1710個自然人和160個法人列為失信被執行人,對5019名被執行人采取限制消費措施,推進企業信用修復工作,屏蔽企業失信信息1671次。
發放誠信履行證明書5份
正向激勵“守信者”
城陽法院通過發放誠信履行證明書,對自動履行的被執行人給予正向激勵,助力打造誠信營商環境。2023年以來,城陽法院累計發放誠信履行證明書5份。
在一起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案件中,辦案法官巧用“背靠背”“面對面”調解手段,促成雙方達成即時給付1800萬元及以資抵債的執行和解協議。經被執行人某公司申請,城陽法院向被執行人某公司出具誠信履行證明書,被執行人某公司恢復了企業信譽。還有其他被執行人為了貸款或其他企業行為,向城陽法院申請出具誠信履行證明書,恢復企業信譽,有力促進了企業經營生產活動。
執前調解化解糾紛400余件
執行工作化被動為主動
為進一步貫徹落實能動司法理念,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多元司法需求,推進涉企糾紛源頭化解,城陽法院積極探索“執前督促+和解”新機制,幫助企業紓困解難,打造法治化營商環境。
2023年以來,城陽法院辦理執前調解案件6000余件,執前調解化解糾紛400余件。通過開展執前調解,加強與當事人的溝通聯系,城陽法院執行工作化被動為主動,高效化解一批涉企糾紛。
執結涉企案件1673件
為市場主體回籠資金3.8億元
2023年以來,城陽法院開展拖欠中小企業賬款等專項執行行動,共執結涉企案件1673件,為市場主體回籠資金3.8億元,助力中小企業緩解資金壓力、穩工穩產。
根據青島法院“藍色風暴”秋風專項執行行動部署安排,城陽法院連續開展凌晨集中執行行動,共拘傳被執行人47人、司法拘留17人,執結案件15件,執行到位金額232.9萬元,真正將法院生效判決變成“真金白銀”。同時,城陽法院積極開展異地執行專項行動,維護勝訴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助力企業變現,恢復經營生產。
善意文明巧執行
助企紓困促發展
城陽法院堅持強制執行和善意文明執行相結合,審慎、靈活、妥善辦理涉企執行案件。
在一起買賣合同糾紛案件中,經查被執行人暫無償還能力,執行法官并未機械辦案,而是通過綜合分析被執行人企業發展前景及行業現狀,向其講解采取限制高消費、納入失信名單的法律后果,在保證申請人合法權益的基礎上,盡量將對被執行人經營狀況的影響因素降到最低。最終,雙方當事人達成分期履行的執行和解協議,實現案結事了。
據悉,城陽法院“實施‘暖企筑信’工程,助力企業信用修復”案例以總分第一的成績入選2023年度城陽區優化營商環境十佳創新案例。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劉瑞東 通訊員 王豐
責任編輯:林紅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