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季度,北交所公司合計實現營業收入1203.51億元,同比增長2.59%;實現歸母凈利潤88.62億元,同比下降23.09%。其中第三季度實現歸母凈利潤28.18億元,下降幅度較上半年已有收窄
□北交所公司前三季度研發費用合計51.89億元,同比增長8.02%,其中超七成公司研發投入同比增長;平均研發強度4.31%
□目前,北交所共有112家公司(含子公司)入選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名錄,占上市公司總數的49.78%,較上年同期提升11個百分點
□前三季度,八成以上北交所公司實施現金分紅,現金分紅總額超50億元,分紅覆蓋面及分紅金額均超過往年
◎記者 張雪
截至10月31日,北交所225家上市公司均已完成三季報披露??傮w來看,北交所上市公司充分發揮創新型中小企業“靈活、創新、高效”的競爭優勢,立足科技創新,加快轉型升級,前三季度九成公司實現盈利,六成營收同比實現增長,八成以上實施現金分紅。
從整體業績表現來看,2023年前三季度,北交所上市公司合計實現營業收入1203.51億元,同比增長2.59%;實現歸母凈利潤88.62億元,同比下降23.09%。北交所上市公司第三季度實現歸母凈利潤28.18億元,下降幅度較上半年已有收窄,四季度盈利情況預計將進一步改善。
北交所上市公司中,201家上市公司實現盈利,盈利面達九成。六成公司營業收入同比增長,其中16家公司增幅超過50%,17家公司營業收入超過10億元,76家公司連續三年營業收入實現增長。五成公司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其中26家公司增幅超過50%,12家公司凈利潤過億元,41家公司連續三年歸母凈利潤實現增長。
堅持創新驅動戰略,借助資本市場平臺持續加大研發投入,成為北交所上市公司前三季度發展的亮點表現之一。前三季度,北交所公司研發費用合計51.89億元,同比增長8.02%,其中超七成公司研發投入同比增長;平均研發強度4.31%,約為規上企業平均水平的3倍,39家公司研發強度超10%。多家北交所公司在關鍵技術攻關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新進展、新突破,15家企業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國家技術發明獎等科技創新獎項。
與此同時,北交所公司以高質量創新引領高質量發展。目前,北交所共有112家上市公司(含子公司)入選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名錄,占上市公司總數的49.78%,較上年同期提升11個百分點。2023年第三季度,上述公司平均實現營業收入5.81億元,平均實現歸母凈利潤4392萬元,分別高于市場平均水平8.62%和11.50%。其中,多家創新領跑公司和產業細分龍頭業績喜人。
比如,新能源負極材料龍頭企業貝特瑞,前三季度營收和歸母凈利潤分別達到203.10億元、13.65億元,均創歷史新高;濕法冶煉及萃取技術路線國際領先的康普化學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3.45億元、歸母凈利潤1.14億元,分別較兩年前翻了3倍和5倍。
分紅回購規模創新高,投資者關系管理持續提升是北交所上市公司前三季度表現的又一大亮點。
2023年前三季度,北交所公司積極通過現金分紅、股份回購等方式增強股東回報,共享企業發展紅利,提升投資者獲得感。其中,八成以上北交所公司實施現金分紅,現金分紅總額超50億元,分紅覆蓋面及分紅金額均超過往年。
今年以來,北交所公司回購和重要股東增持保持高位,超40家公司披露董監高增持公告,堅定看好企業發展;新增股份回購計劃51份,較上年同期增長112.50%,擬回購金額上限合計逾9.24億元,有效提振市場信心。
北交所公司與投資者溝通意識也明顯提升。目前,北交所公司接受各類機構調研近3000家次,召開業績說明會或投資者交流會超過300場,與投資者進行“面對面”交流,提升公司的透明度和股東的參與感。
除了內生動力外,越來越多的北交所上市公司選擇通過融資來有效補充資金需求,為企業經營發展和持續創新提供助力。2023年前三季度,63家新上市公司公開發行融資118.27億元,3家公司發布再融資方案,擬募集資金超15億元,主要用于投資擴產、提高技術,進一步提升企業研發能力及核心競爭力。目前,3家公司新增籌劃重大資產重組,擬通過并購重組實現轉型升級;逾20家公司披露購買資產公告,有效整合優質資源,充分發揮協同效應,增強公司持續盈利能力。
來源:上海證券報
責任編輯:李頡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