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顯示,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同比增長4.9%,扣除基數影響后,兩年平均同比增長增速4.4%,比二季度加快了1.1個百分點。從環比看,今年三季度增長1.3%,比二季度加快0.8個百分點,增長持續恢復向好。
業內專家認為,三季度經濟恢復向好態勢較為明顯,為四季度經濟運行延續恢復向好態勢打下基礎。同時,經濟數據回暖會傳導至上市公司業績提升,有利于提振市場主體信心,后續A股有望在低位企穩后震蕩回升。
三季度經濟恢復向好態勢較為明顯
光大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研究所所長高瑞東認為,面對二季度經濟修復斜率放緩,7月中央政治局會議部署一系列政策“組合拳”,明確釋放了穩增長的信號。三季度以來,一系列宏觀政策持續推出,包括專項債發行提速、促進汽車家居等消費需求釋放、優化房地產限購政策、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等。隨著政策落地見效,經濟進入復蘇軌道,社零、制造業和基建景氣度不斷改善,推動三季度GDP恢復程度好于預期。
“三季度經濟恢復向好態勢較為明顯?!比A福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燕翔表示,其中服務業動能仍然對經濟發揮了重要的支撐作用,工業生產經營出現了積極變化。從需求端來看,三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逐月改善,服務零售維持快速增長;投資方面,民間投資跌勢暫止,制造業投資增長加速,基建投資維持較高增速,房地產市場雖然仍在磨底,但從趨勢上來看已經出現向好跡象;出口方面,出口降幅連續兩個月收窄。
后續A股有望低位企穩后震蕩回升
華泰證券研究所副所長、總量研究負責人張繼強認為,后續A股有望在低位企穩后震蕩回升。經濟數據回暖對分子端的盈利預期有推動,基本面走勢有所支撐,工業企業利潤增速回升,A股三季報披露在即且預期不差,公司盈利預期基本完成筑底,后續趨勢向好。同時,市場風險偏好有望提升,分母端存在一定的積極因素,中期期待基本面、資金與預期等形成共振。
燕翔也有類似判斷。在他看來,當前市場階段性磨底后,四季度有望回升向上。一方面,經濟數據持續回暖會傳導至上市公司業績提升。今年二季度A股上市公司單季凈利潤增速為-7.8%,剔除金融公司后為-11.8%,均出現較大幅度負增長。隨著經濟基本面持續好轉,預計三季度企業盈利會明顯好于二季度。另一方面,經濟數據向好有利于提振市場主體信心;隨著經濟持續改善,PPI同比增速回升,企業利潤和居民收入增加,企業和投資者信心也有望加快修復。
在張繼強看來,未來結構和主題投資的特征仍較為明顯。一方面,經濟處于新舊動能過渡期,易催生結構機會,比如泛科技、高股息等機會;另一方面,四季度國際與國內重磅會議較多,疊加經濟企穩,板塊活躍度將提升。
四季度經濟內生增長動力有望進一步強化
展望四季度,業內人士表示,四季度經濟運行有望延續恢復向好態勢。前期出臺的一系列穩經濟政策繼續顯效,根據形勢變化有針對性的儲備性政策有望及時出臺實施,將進一步強化內生增長動力,推動中國經濟增長企穩回升。
中證金融研究院首席經濟學家潘宏勝表示,接下來要重點在三個方面發力:
一是持續抓好已出臺政策的落地落實,加大政策力度,大力促進各類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恢復發展,優化營商環境,穩定經營主體信心和預期,為擴大內需提供更加扎實的基礎。
二是持續推動創新發展,通過產業政策、財政政策等強化新的經濟增長點,進一步發揮高技術產業、裝備制造業、新能源、信息技術等行業對投資、生產的拉動作用,對中長期經濟增長形成更有力的支撐。
三是持續推進房地產市場穩定和發展,及時有效防范化解相關風險。
高瑞東表示,三季度以來,外需已有企穩回升跡象。向前看,隨著去年同期基數走低,以及價格因素對出口的拖累逐步緩解,四季度出口當月同比增速大概率回正。同時,工業企業盈利增速有望繼續改善。一方面,四季度PPI降幅預計繼續收窄,企業成本壓力也有望持續緩解,共同推動企業利潤率回暖;另一方面,當前國內庫存已經處于歷史較低水平,從主動去庫向被動去庫切換,企業降價去庫壓力將明顯減輕,打開四季度盈利修復空間。記者 梁銀妍
來源:上海證券報
責任編輯:李頡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