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xlrhz"></address>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meter id="xlrhz"></meter></listing></address>

<em id="xlrhz"><address id="xlrhz"></address></em>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listing></address>
    我的位置:首頁>文章詳情

    小記者參觀青島迎賓館 聆聽老建筑的故事

    青島有“萬國建筑博覽會”的美譽,而落座于風景如畫的信號山南麓的青島德國總督樓舊址博物館(又稱青島迎賓館),堪稱博覽會“鎮寶”之作。9月30日,青島市消保委聯合青版財經小記者團走進青島德國總督樓舊址博物館(青島迎賓館),參觀了解迎賓館的歷史及館內陳列的文物,聆聽老建筑的故事。

    小記者們合影留念。

    小記者積極舉手采訪講解員周老師。

    據悉,青島德國總督樓舊址博物館位于青島市南區龍山路26號,始建于1905年,落成于1907年。由德國著名建筑師拉查魯維茨設計,建筑面積4083平方米,庭院面積5.5萬平方米,是德國威廉時代典型建筑式樣與青年風格派手法相結合的歐洲古堡式建筑。作為“德國建筑藝術在中國”的代表,其裝飾之豪華、造型之典雅,至今仍雄居我國單體建筑之首列。

    這棟建筑的外觀設計十分精美別致,不對稱的平面、粗重的花崗巖、高坡度的樓頂、厚厚的墻身、窄小的窗戶,都是德國建筑特有的風格,樓上的涼臺均建于南側,樓門開于西側,從而形成外觀舒展優美,粗獷華貴的德國建筑風格。講解員老師告訴小記者們:該博物館建筑主體為四層,大小房間66個,主要房間19個。對研究青島近現代城市歷史進程有極高的科學價值。

    在講解員周老師的帶領下,小記者們參觀了城市之初——建筑藝術圖片展、建筑要素微縮展、經典館藏文物展等展覽。

    小記者們參觀小接待室。

    小記者們通過文字和圖片了解百年前青島的城市生態。

    城市之初——建筑藝術圖片展,比較全面地反映了當時青島的城市生態,涉及建筑、街道、港口、鐵路、城市建設、建筑施工、內部構造、建筑風格、歷史人物、歷史沿革等內容。

    小記者欣賞青島迎賓館模型。

    建筑要素微縮展,集中展示了建筑外立面的建筑元素,包含青年風格派山花、中式重檐攢尖頂、愛奧尼柱、青年風格派雕花等內容。

    小記者參觀中央大廳。

    小記者參觀壁爐和鐘表。

    小記者參觀花房。

    小記者觀看歷經百年滄桑的家具。

    1904年制作的寫字臺。

    通過觸摸屏小記者了解迎賓館內部陳列的“老物件”。

    經典館藏文物展,包含館藏定級文物、建筑遺留文物、征集文物等。從不同的視角向觀眾展現了這座建筑豐富的東西方文化交流內涵和建筑本身所蘊含的科學價值、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

    小記者了解吊燈的故事。

    講解員老師特別介紹了大廳內的德國紫銅水晶吊燈:花枝形燈架是用紫銅打造而成,吊燈下方懸掛著數百枚水晶吊墜,整體造型仿佛一朵含苞待放的水晶之花。吊燈頂端是用直徑20毫米的鋼索串起來,力學與工藝設計達到完美結合。小記者們聽得津津有味、紛紛把重點記在本子上,并積極舉手發言和老師、專業記者進行互動。最后,小記者們還采訪了講解員老師。

    青島迎賓館猶如一條橫亙青島歷史的臥龍,幾經滄桑巨變幾經風吹雨打,它美麗的容顏沒有絲毫的消減,反而增添了更多的魅力。這次參觀,小記者不僅欣賞到這棟老建筑的魅力,也對青島近代歷史有了一定的了解,可謂收貨滿滿。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盛軍

    責任編輯:李頡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

    国产剧情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