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對一座城市而言,最幸運的事情就是擁有屬于自己的標簽。
從改革開放到今天,青島這座城市不斷開放,也日漸繁盛。越來越多的品牌登上舞臺,而在它們相互交融、彼此爭艷的過程中,屬于青島的標簽便應運而生……
由海爾集團與加里·哈默管理實驗室聯合主辦的人單合一模式引領論壇,已經連續舉辦了七屆。七年時間,論壇從頒發出第一枚人單合一勛章,到向世人展示商業模式在全球范圍的落地,人單合一模式常在,也常新。
在今年的論壇現場,海爾集團創始人、董事局名譽主席張瑞敏說:“人單合一在自我進化中,融入了永恒的活火?!?/p>
海爾集團創始人、董事局名譽主席張瑞敏在人單合一模式引領論壇發表主旨演講。
“永恒的活火”,這是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詞語。事實上,這個詞也并不是張瑞敏第一次提起,早在2017年,他就曾指著海爾董事局大樓內那座鳳凰涅槃的雕像,告訴所有人:海爾是火,是永恒的活火。
何為活火?自然是充滿能量,又不斷釋放能量,讓這團火焰生生不息。對于海爾和人單合一模式而言,就是讓人的價值最大化,讓員工成為創客,持續創業創新,最終推動品牌的迭代進化。
制造業之花
海爾的進化,就如它的品牌發展脈絡,從一個生產產品的制造業品牌,到如今輸出場景、聚焦生態的物聯網生態品牌。因為創新的火焰熊熊不息,故而品牌的發展生機勃勃。
回顧海爾接近40年的創業時光,它伴隨著一代代人成長,更伴隨著青島這座城走向遠方。甚至可以說,海爾的發展,為青島城市標簽的塑造貢獻了巨大的力量。
1989年,青島在全國率先提出并實施品牌戰略,評選出了11個“金花產品”。在這其中,以海爾、海信、青啤、雙星、澳柯瑪為代表的制造業品牌構成“五朵金花”,不僅形成了“青島現象”,也讓青島享有“品牌之都”的美譽。
在這“五朵金花”中,海爾的創業故事又富有傳奇色彩。無論是張瑞敏砸毀76臺有瑕疵的冰箱,還是頂住壓力堅持海外創牌;從一個資不抵債的小廠,到全年營收超3500億元的世界名牌。海爾總是踏著時代的節拍,走著頗為不易的道路,用自以為非的精神,登上一座山峰,而后顛覆自我再向上攀登。
以海爾為代表的“五朵金花”,毫無疑問是青島曾經的城市標簽。也因為這些“城市之花”,青島成為了全國著名的“工業強市”,并在此后近30年的時間里持續展現著競爭力。
但時代終究向前,輝煌也不可能永存。放眼當下,青島“品牌之都”的成色已顯不足。在世界品牌實驗室發布的2023年“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排行榜單中,青島僅有26個品牌入選,和北京87個、上海40個有較大差距。
與此同時,以戰略性新興產業為主力的“新金花”等品牌經濟集群仍未形成,具有代表性的青島新品牌始終沒能登上舞臺中央。
創業創新之火
青島的標簽仍是制造業的影子,那么新的破局之路又該向何方?
海爾,或許正在給這座城市答案。將目光重新聚焦于人單合一模式引領論壇,當張瑞敏將“永恒的活火”提煉于自己分享的標題中時,那便證明海爾對新時代的品牌發展有了更深層次的思考。
斯賓塞·約翰遜曾言,世上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本身。永恒的活火,同樣遵循著這種定義,那就是永遠變革,永遠創新,永遠在路上。
海爾也確實如此??v觀今天的海爾,它仍是全球白色家電第一品牌,但更是一個打破圍墻,持續向外賦能的生態品牌。卡奧斯COSMOPlat以工業互聯網之力賦能化工、能源、模具、服裝等多個行業;海創匯平臺匯聚大企業資源,為中小企業創業提供土壤;海納云依托數字孿生技術,為城市的數字化轉型貢獻力量……
制造業的“金花”只是海爾冰山下的一角,如今的它更像是開放的創業平臺,并讓平臺上的每一個創業者都能化身為充滿能量的火苗。而這一番探索,又何嘗不是這座城市應當追尋的方向?
制造業,是青島品牌過去30年的底色,它彰顯著一代人艱苦奮斗的實業精神。這是不能拋棄的東西,但不應該成為城市的唯一,特別當高質量發展的浪潮翻涌而來時,變革創新成為了時代的主旋律。在這種背景下,青島需要創新的精神,需要那么一團永恒不滅的創業活火。
城市與品牌,是共生的關系,也是互生的關系。海爾走過的近40年,是制造業的“金花”企業,是燃燒活火的創業平臺,而這一切也是青島應該為自身刻下的標簽。
我們的這座城市,有仍舊生機盎然的制造業之花,這是過去;我們的這座城市,有熊熊不息的創業創新之火,那是未來。
花與火,是海爾的探索,也當是青島的標簽。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尹為鑒
責任編輯:林紅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