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xlrhz"></address>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meter id="xlrhz"></meter></listing></address>

<em id="xlrhz"><address id="xlrhz"></address></em>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listing></address>
    我的位置:首頁>文章詳情

    2023全球生態品牌認證榜單發布,海爾蟬聯“領航者”

    8月29日,2023(第二屆)生態品牌大會在北京舉行。本屆大會以“生態品牌引領高質量發展”為主題,發布了“2023年生態品牌勢能圖”,今年共有18個標桿品牌獲得生態品牌認證。其中,海爾處于勢能圖的最高象限,再次獲評生態品牌“領航者”。大會同期舉行了《生態品牌發展報告(2023)》新書首發儀式。

    大會同期舉行了《生態品牌發展報告(2023)》新書首發儀式。

    生態品牌新范式:吸引百余品牌爭相搶入

    “生態品牌認證”由凱度集團攜手牛津大學賽德商學院、《財經》雜志在2022年首次發起,旨在搭建品牌之間交流和共創的平臺,解讀趨勢并總結實踐經驗,為更多企業的品牌進化提供切實可行的高質量發展路徑。圍繞“共同進化”“價值循環”和“品牌理想”三大視角對品牌展開評價,共涉及“用戶體驗交互、開放協同共創、終身用戶價值、共贏增值效用、社會價值貢獻”五個核心維度及16項評估細則。

    2023年,申報生態品牌認證的品牌數量同比增加20%,覆蓋了汽車制造業、食品制造業、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等19個細分行業的企業,對超56萬個有效數據點進行了深度分析,覆蓋了被調研企業的“C端”用戶、“B端”客戶及生態合作方。最終,18個品牌通過2023年生態品牌認證,比去年增加了6個。其中,共有8個品牌保持強勁優勢,連續兩年獲得生態品牌認證,分別是海爾、京東方、釘釘、中糧、中信銀行、德力西電氣、康師傅、驪住,其中海爾與京東方蟬聯“領航者”,釘釘從“突破者”升級為“領航者”。

    今年榜單的新面孔有獲評“領航者”的百度、卡奧斯;獲評“突破者”的3M、盈康一生、中控技術、太平洋保險、海納云、萬華化學;獲評“踐行者”的華潤萬家和中國民生銀行。

    生態品牌作為一種新品牌范式,重新定義了企業與用戶、合作伙伴乃至整個社會的關系,為加速動蕩的商業世界提供了系統化解決方案。從今年的數據可以看到,越來越多的品牌、越來越廣泛的行業正持續加入生態品牌認證,足以證明生態品牌范式的普適性價值。生態品牌“熱帶雨林”正在向更廣、更深的領域發展,生態邊界持續延伸。

    生態品牌認證評估模型

    在領域更為廣泛的同時,生態品牌也向更高層次邁進。與2022年相比,今年的生態品牌認證中,“共贏增值效用”與“開放協同共創”維度上生態品牌與非生態品牌的表現差異在持續擴大?!肮糙A增值效用”的評估細則是讓生態合作方獲得基于生態模式所產生的新價值和收益,且生態合作方之間的關系緊密?!伴_放協同共創”的評估細則是共享資源和促進合作共創。

    牛津大學賽德商學院教研副院長安德魯·史蒂芬表示:“如果從生態品牌建設中明確一些最重要的實踐,那就是對生態合作伙伴保持開放,共享信息、資源和機會?!鄙鷳B品牌深度融合跨行業、跨領域、跨區域的資源和能力,打破數據、技術、資源的孤島,實現自身、行業、社會的多方共贏,為生態體系建設提質增效,走向高質量發展。

    高質量發展新動能:開放生態共創共贏

    生態品牌具有的典型特征,比如注重合作、協同、創新、協調、開放、共享等。著名經濟學家、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姚景源在當天的主題演講中提出,從產品品牌到生態品牌是一個更高、更新的階段,生態品牌按產業鏈、供應鏈把市場經濟中的彼此連接起來,使生產者與消費者建立聯系。

    探索生態品牌轉型,不僅是堅定推進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實現品牌與合作伙伴相互賦能,促進多行業多領域轉型升級,從而推動社會經濟的高質量、可持續的發展,同時也是攜手合作伙伴履行社會責任,使高品質的產品服務惠及社會公眾,促進社會生活環境的安全、綠色發展。

    作為連續兩年進入“領航者”象限的品牌,海爾依托近40年的智能制造和數字化轉型經驗,打造了卡奧斯工業互聯網平臺,在探索多邊交互、共創共享的生態體系方面走在了行業前列:在“共贏增值效用”方面,開放邊界與行業頭部企業共建垂直領域工業互聯網平臺;在“開放協同共創”方面,賦能中小企業轉型升級,助力征和工業、德佑電氣、海德威等多個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的數字化轉型和創新發展;在“社會價值貢獻”方面,首創“1+N+X工業互聯網賦能模式”為城市構建立體化的賦能新范式,目前已在山東青島、四川德陽、安徽蕪湖、江西景德鎮等城市落地,持續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

    作為引領時代的新品牌范式,生態品牌具有明晰的品牌理想,承擔起創造社會價值的責任與使命,賦能美好生活。企業的社會價值貢獻除了體現在促進可持續發展、賦能產業升級、推動社會經濟進步上,為用戶打造美好生活也至關重要。

    為推動優質醫療資源擴容下沉和區域均衡布局,海爾旗下盈康一生在大健康領域創新基層醫療機構公衛體檢數字化工作站、數字化移動體檢車、家庭醫生簽約隨訪工作站等基層公共衛生服務數智化場景,助力健康中國建設;為全面提升城市抵御各類災害的綜合防范能力,海爾旗下海納云物聯科技平臺深入布局城市生命線、公共安全、生產安全和自然災害4大領域,實現“感知-預警-報警-響應-處置”全流程智能化,其中,“防汛排澇監測預警平臺”融合AIoT、AI算法、數字孿生等核心技術,滿足汛前、汛中、汛后的全流程管理,促進城市內澇預警系統的全流程智慧化。

    如今,生態品牌匯聚多元合作伙伴,構建開放共贏格局,搭建動態升級的體系,共創完整、穩定、高效的生態網絡,成為全球品牌進化的方向。新華社黨組成員、秘書長景如月在大會致辭中指出:“面向新時代新征程,‘生態品牌’這一‘萬物互聯’時代的品牌新范式,正日益顯現出強大的生命力和號召力,成為當下品牌建設領域的熱門話題,被越來越多的企業付諸實踐。”這是因為,生態品牌范式契合了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把握了全球經濟和科技發展脈搏,適應了時代進步的滾滾潮流。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尹為鑒

    責任編輯:李賽男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

    国产剧情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