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以來,青島市醫保局主動發揮職能優勢,著力減輕群眾就醫負擔、降低市場主體發展成本、促進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營造公平規范的醫藥市場環境、優化便捷高效的醫保服務。
堅持“人民至上”,減輕群眾就醫負擔。市醫保局辦好長護險提質增效市辦實事,出臺1+7配套文件,坐實多元籌資機制,為居民參保人每人每年增加財政補助30元,截至8月底,全市在床享受待遇人數4.7萬人,共支出長護險資金5.72億。中央改革辦、國家局、省局領導來青調研給予充分肯定,被《山東改革專報》專題刊發。實施職工醫保門診改革,落實“兩提兩擴”政策,提升職工門診保障水平,職工門診結算782.7萬人次,同比增長41.3%。積極支持商業健康保險發展,指導實施我市首個城市定制型商業醫療保險——“琴島e?!保瑢崿F商保醫?;パa銜接,年度賠付20.4萬人次、賠付率97.6% ,被人民日報評為“多層次醫療保障綜合優秀案例”。
堅持“活水養魚”,降低市場主體發展成本。市醫保局實施降費助企政策,四年來五次降低職工醫保繳費費率,醫保繳費比2019年降低了22.3%,費率在全國處于較低水平,今年為全市28萬家企事業單位減負34.6億元,四年累計減負超150億元。與省醫保藥械貨款結算平臺有效融合,實現醫保與470家藥品生產(流通)企業直接結算集采藥品耗材貨款,減少了貨款流轉環節,藥企回款周期從過去平均 180 天縮短到 30 天以內,激活了企業資金流。
堅持“戰略購買”,促進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市醫保局實施多元復合式醫保付費方式改革,引導醫療機構發展模式從粗放式向高質量轉變。全市三級醫院次均住院費用同比下降4.7%,每權重醫療費用同比下降11.2%,運營提效和成本控制明顯。制度化落實集中帶量采購,持續擠壓藥品耗材虛高價格水分,壓縮“帶金銷售”空間,全年節省18億元。建立醫療服務價格動態調整機制,調整手術、中醫等體現技術勞務價值和能力的醫院服務項目及價格537項,支持醫療機構發展。調整中醫特色項目價格57項,將90%的中醫醫療服務項目納入醫保支付范圍,支持中醫藥事業傳承創新。
堅持“打防并舉”,營造公平規范的醫藥市場環境。市醫保局開展專項整治行動,嚴厲打擊各種欺詐騙保和違規使用醫保基金行為,追回醫保基金4504萬元,處理違規違約醫藥機構560家。部署智能監控系統,建設人臉識別、遠程視頻監控系統,違規事前提醒覆蓋95.6%的醫藥機構,凈化醫療服務市場。強化宣傳預防,廣泛開展宣傳、教育、警示,引導醫院和醫生規范醫療服務,聘請社會監督員30多人,建立舉報獎勵制度,織密全社會共同監督的“天網”。
堅持“信息賦能”,提供便捷高效的醫保服務。市醫保局打造“醫保易辦”服務平臺,實現醫保官網、微信、電話等多個服務渠道集成統一,信息查詢、政策咨詢、業務辦理等醫保服務一窗通辦,為群眾提供“打得通、說得清、辦得快”的訴求解決“直通車”。截至8月底,服務群眾53.1萬人次,按期辦結率100%。升級醫保公共服務平臺,實現各類報銷政策一站式、無感化結算,患者就醫購藥僅需支付個人應付部分,共結算4345.04萬人次。推廣異地就醫聯網結算,促進人口資源要素流動。開通住院、門診聯網結算的醫療機構超過1400家,有效解決群眾異地就醫跑腿墊資難題,保障41.67萬人次外出就醫,66.87萬人次來青就醫。
堅持“兩進一走”,解決群眾醫?!凹彪y愁盼”問題。市醫保局開展“醫保干部進基層”“醫保政策進萬家”活動,組建宣講團,走進海爾等大企業、上合示范區等重點功能區,走進鎮街村居,現場宣講醫保政策350余場,培訓醫保明白人6800多人次。開展“走流程、找堵點”活動,走訪定點醫療機構、醫保工作站(點)、藥店和企業222家,解決問題227個。構建“15分鐘”醫保服務圈,建成2939個醫保工作站(點),在家門口為群眾提供醫保經辦和幫辦代辦服務。獲評全省醫保管理服務工作成效突出單位,并代表山東省在全國醫保系統行風評價中獲優秀等次。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封滿樓
責任編輯:李頡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