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經過個人申報、專家評審、公示考察等程序,全省首批8位企業自主評價首席技師名單“出爐”。山東港口青島港集團的流機隊隊長助理郭凱,憑借精湛的技能水平和突出的工作業績,成為其中一員,也是青島市首位和唯一的企業自主評價首席技師。點亮了省內企業“新八級工”職業技能等級的金字塔尖,為企業技術工人搭建了一條更加暢通便捷的技能晉升通道。
郭凱憑借精湛的技能水平被評為“新八級工”
作為山東港口集團的總部駐地,一直以來,市北區對技能人才自主評價工作給予高度的重視。2019年青島市首批4家自主評價試點單位有2家出自市北區。過去2年市北區通過企業自主評價高級工以上技能人才均居全市首位。山東港口青島港和青啤股份有限公司成為省內首批進行特級技師評價的試點單位。今年,山東港口青島港集團在進行特級技師評價的基礎上,成功進行了企業首席技師評價,率先實現了企業“新八級工”職業技能等級制度全覆蓋。在支持企業開展技能人才自主評價,優化技能人才結構方面,市北區通過搭建工作體系,加大激勵力度,激發企業發揮技能人才培養主體作用,技能人才發展收到了豐碩的成果。
協調全區資源,搭建和完善自主評價工作體系
根據省、市相關工作部署,市北區形成由人社部門牽頭,發改、工信、科技等相關部門共同參與的技能人才自主評價工作協作機制,切實做到領導重視、部門協同、責任落實,形成工作合力,針對產業鏈鏈主企業,主動上門溝通,結合產業發展,給予合理化政策建議,促進技能人才評價高質量推進,近年來市北區新增高級工以上人數居各區市首位。充分發揮青島港、青啤等區域鏈主企業高技能人才培育的基本盤,企業的優秀經驗做法多次被國家、省市級報道推廣,是青島市技能人才工作的先進典型單位。同時,積極篩選 “四上”企業、行業重點企業,推介新八級職工職業技能等級制度和評價政策,挖掘并申報保衛管理員、健康管理師新增工種和新增備案企業8家累計申報新增備案企業30家。快速實現了產業鏈鏈主和行業重點企業的技能人才自主評價全覆蓋,構建“鏈主企業引領+行業企業共育”的市北區高技能人才自主評價機制。
發揮主體作用,激發技能人才自主評價內在活力
市北區在評價過程中,嚴格落實質量督導,引導人才評價單位搭建技能人才梯隊,推進技能人才評價工作高質量開展。如山東港口青島港設定了技能人才自主評價工作流程十五個步驟、考評流程十個階段、評審責任三個層次,加強標準化管理,從編制計劃到兌現待遇,全程建檔留痕,相關工作經驗多次在各類工作會上進行典型交流。市北區引導自主評價單位充分利用優質的培訓場地設施、專家導師資源,將職業培訓和自主評價有機融合迸發效能,青島交運集團有限公司開展的“金藍領”培訓合格后,90名職工今年又通過“金藍領”破格評價方式晉升高級工,打通了政府補貼性職業培訓和企業技能人才自主評價的通道。今年重點聚焦服務行業高技能人才發展需求,挖掘并申報保衛管理員、健康管理師新增工種和新增備案企業8家,陸續開展評價工作,為服務行業發展提供人才支撐。
勇于先行先試,拓寬企業技能人才發展渠道
市北區指導人才自主評價企業發揮自身優勢,根據行業技術革新趨勢和企業發展需求,培養新職業領域技能人才。青建集團開發和編寫了“裝配式建筑施工員”和“建筑信息模型技術員”兩個新職業認定標準,開展了兩項職業的自主評級,為建筑行業節能減排、綠色施工的新領域培養輸送技能人才。今年7月份,創新打造行業技能人才自主評價聯評模式,組織青建集團、中青建安、海川建設和一建集團四家建筑企業開展評價,共享“專家”“場地”“設施”“題庫”,實施“同工種”“同標準”“同評價”,獲得證書互認,打造可復制的行業企業技能人才自主評價“市北模式”。在市、區人社部門的指導下,青島啤酒股份有限公司和山東港口青島港先后試點進行了特級技師、首席技師評審,在原有5級技能等級的基礎上,拓展了特級技師、首席技師等級,為踐行國家“新八級工”體系建設做出了超前嘗試,同時為企業拔尖技能人才提供了新的晉升通道和工作動力。
加大激勵力度,助力培育高質量技能領軍人才
市北區始終將技能人才作為高層次人才的重要組織部分,給予獎勵和支持,市北拔尖人才、市北英才工程均將技能人才作為獨立組別納入獎勵評選,同時對市級以上技能榮譽給予區級資金獎勵。自技能人才自主評價試點開展以來,市北區涌現出全國技術能手9人、齊魯首席技師4人、青島拔尖人才(技能組)3人和青島首席技師5人,其中多數出自技能人才自主評價單位。區財政累計為上述人才兌現區級獎勵80余萬元,為企業依托自主評價培育高層次技能領軍人才提供了有效激勵。
下一步,市北區將繼續圍繞全市重大戰略部署,堅持服務發展、穩定就業導向,結合企業發展需求,搭建資源匯集平臺,堅持開拓創新,勇于先行先試,提升技能人才自主評價服務質量,不斷優化企業技能人才發展環境,為區域發展提供高質量的技能人才支撐。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 記者 辛小麗 通訊員 紀姍姍 趙明
責任編輯:崔現香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