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xlrhz"></address>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meter id="xlrhz"></meter></listing></address>

<em id="xlrhz"><address id="xlrhz"></address></em>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listing></address>
    我的位置:首頁>文章詳情

    盤點上市青企2023半年報預告:“增長王”“預虧王”出爐

    作為經濟運行狀況的“晴雨表”之一,上市企業的業績表現一直備受各界關注。據本報記者統計,截至2023年7月25日,青島轄區67家境內上市公司中,已有22家公司披露了2023年半年度業績預告。22家上市公司中有15家預計上半年實現盈利,其中4家預計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同比增長超過50%,7家上市公司預計上半年虧損。

    多家公司業績大幅增長  部分公司經營業績承壓

    今年上半年,隨著宏觀穩經濟政策協同發力,社會經濟恢復常態化運行,青島轄區多家公司預計業績大幅增長。

    上半年,海信視像持續推進產品結構升級,智慧顯示終端利潤率同比提升,全球化發展進一步提速,境外收入規模同比出現較大增長;軟控股份持續投入研發,推進產品標準化、模塊化應用,橡膠裝備業務穩定發展,橡膠新材料業務、新能源行業智能裝備業務增長明顯;利群股份抓住消費市場回暖機遇,業績進一步提升,3家公司半年度凈利潤預計同比增長均超過50%。受人民幣對美元匯率貶值影響,英派斯境外銷售收入增加明顯,半年度凈利潤預計實現翻番。

    這是一個積極正向的信號,隨著宏觀穩經濟政策協同發力,社會經濟恢復常態化運行,青島經濟已經步入了有序恢復、穩健增長的軌道。

    從行業來看,青島的高端制造、新材料、高新技術類等企業依舊受到市場青睞,業績恢復較快。但同時一部分企業受到工廠搬遷、市場需求低迷、季節性特征、業務收縮等因素影響,經營業績承壓明顯。

    克勞斯、青島雙星、國新健康、榮豐控股、威奧股份、中魯B、國林科技等7家公司預計上半年虧損,其中,5家公司延續了2022年虧損的狀態,反映出個別公司面臨的業績下行壓力較大。此外,三柏碩、海聯金匯、海程邦達等3家公司預計上半年實現盈利,但凈利潤同比下降幅度超過50%;豪江智能預計上半年實現盈利,凈利潤小幅下滑。

    “增長王”惠城環保凈利同比大增最高2047.50%

    7月11日,惠城環保發布半年度業績預告,2022年上半年,公司預計實現歸母凈利潤8200萬元至9200萬元,同比增長1835.82%至2047.50%,實現扣非后歸母凈利潤8075.41萬元至9075.41萬元,同比增長973.74%至1081.93%。

    據業績預告,惠城環保凈利潤變動的主要原因是公司新建項目建成投產,其中4萬噸/年 FCC催化新材料項目(一階段)于 2023年2月份正式投產,公司催化劑、分子篩、助劑產能均大幅增加;3萬噸/年 FCC催化裝置固體廢棄物再生及利用項目于2023年4月份正式投產,公司的廢催化劑處理處置能力得到大幅增強;石油焦制氫灰渣綜合利用項目于 2022年 12月投入運行,本報告期POX裝置灰渣處理處置服務費及資源化產品銷售收入大幅增加。

    企查查顯示,惠城環保是一家專業從事固廢、危廢處理處置服務并將廢物進行有效循環再利用的環保型高新技術企業。經營范圍包括石油化工技術的研究開發、技術服務、技術轉讓;石油化工專業設備的安裝、生產、銷售;煉油催化劑、復活催化劑、再生平衡劑、增產丙烯助劑等煉油助劑、化工催化劑、助劑、沸石分子篩的研發、生產、銷售(不含危險化學品);化工固廢、危廢的無害化處理及資源化利用及技術咨詢服務等。

    機構指出,“十四五”以來,在“雙碳”政策引領下,涉及節能、降耗、減排等重大節能環保政策迎來密集發布出臺期,環保行業有望充分享受政策紅利,進入新一輪高景氣周期。目前環保行業估值為18倍,處于近10年的低位,從政策推進以及行業需求來看,當前時點具備較高投資價值。具有低估值、高股息率、強現金流屬性的水務和固廢處理企業可作為重點關注對象。

    此前,惠城環保公告稱,擬在揭陽市大南海石化工業區建設20萬噸/年混合廢塑料資源化綜合利用示范性項目,項目計劃投資總額11.99億元。若進展順利將是全球首臺套混合廢塑料高效化學回收裝置。此外,石油焦制氫灰渣綜合利用項目,也有望進一步利用POX灰渣處置后的廢鹽資源,從中提取釩、鎳等金屬資源,進一步擴大項目效益。

    “預虧王”克勞斯上半年虧損9.20億元至6.40億元

    7家業績預計虧損的青島上市公司中,克勞斯預虧損額最高,公司上半年預計虧損高達9.20億元至6.40億元,凈利潤同比下降165.62%至84.78%。

    業績預告顯示,克勞斯預計主營業務收入相比上年同期進一步增長,虧損進一步加劇,虧損加劇的主要原因是公司重要子公司德國克勞斯瑪菲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KM集團”)報告期內出現較大虧損。

    公開資料顯示,KM集團是全球最大的橡塑機械和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之一,擁有超過180年的歷史,其品牌在全球高端橡塑機械設備領域享有良好的口碑,品牌優勢明顯。

    2018年12月28日,克勞斯以60.62億元的價格收購裝備盧森堡(KM集團為裝備盧森堡下屬最終運營主體)100%股權。但從業績表現來看,收購后的克勞斯虧損日漸增多,自2019年起,克勞斯已連虧4年,KM集團的業績不佳是公司業績虧損逐年擴大的最重要原因。

    在克勞斯收購裝備盧森堡后,克勞斯的高額薪酬也備受關注。Wind數據顯示,2017年未收購裝備盧森堡時,克勞斯員工人均薪酬為18.55萬元,自2018年收購裝備盧森堡之后,克勞斯的人均薪酬維持在50萬元上下,作為經營負責人的總經理薪酬更是突破千萬元。

    或許是高額薪酬對公司業績帶來了沉重負擔,在無法有效改善業績的情況下,克勞斯在今年5月發布公告稱, 公司間接持股的全資子公司KraussMaffei Group GmbH擬在全球范圍內精簡不超過790個工作崗位,本項目預計將產生約3240萬歐元(約2.47億元人民幣)的遣散費、過渡期安置、自愿離職補償等費用支出。

    也就是說,克勞斯方面正嘗試于以裁員這種“斷臂求生”的方式挽救業績。

    但就目前的形勢來說,克勞斯下半年如何挽救裁員后對企業形象的影響以及一虧再虧的業績,成為擺在企業經營者面前的一道難題。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高揚

    責任編輯:臧劍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

    国产剧情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