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王子霖
近期,上市公司密集發布上半年“成績單”,國資央企“中考”成績如何,備受市場矚目。據上海證券報記者整理,截至目前,A股共44家央企控股上市公司預計上半年凈利潤實現同比增長,14家公司預計實現扭虧為盈,12家公司預計虧損幅度同比收窄,切實發揮了國民經濟“壓艙石”“頂梁柱”作用。
從行業角度看,隨著2023年上半年國內經濟持續復蘇,包括民用航空、航運、鐵路運輸在內的交通運輸行業實現觸底反彈,多家業內公司業績報喜。此外,包括火力發電、汽車制造等行業的公司逐漸成為業績增長的主力軍。
交通運輸業積極向好
上半年,交通運輸類央企觸底反彈,8家相關央企預計凈利潤同比實現增長、扭虧以及減虧。
公告顯示,中國東航上半年虧損額由2022年同期的187億元收窄至55億元至69億元區間;中國國航虧損額由去年同期194億元收窄至32億元至39億元;南方航空虧損額由115億元收窄至25億元至33億元。
三大航空公司的生產經營恢復都取得了積極成效。以中國東航為例,今年1至6月,公司努力把握行業復蘇機遇,優化航線和資源配置,加大運力投放,強化成本管控,生產經營穩步恢復。公司運輸總周轉量為78.22億噸公里,同比增長113.26%,恢復到2019年同期的71.67%;旅客運輸量為5194.58萬人次,同比增長178.27%,恢復到2019年同期的81.16%。
鐵路運輸方面,京滬高鐵和廣深鐵路預計上半年實現較大幅度扭虧為盈。京滬高鐵預計上半年實現凈利潤42.73億元至63.05億元,2022年同期虧損10億元;廣深鐵路預計上半年凈利潤約6億元至7.5億元,上年同期虧損7.65億元。京滬高鐵表示,面對有利形勢,公司繼續深入研究客流變化規律,持續推動提升站車旅客服務水平,以高質量供給促進和帶動消費,取得營收恢復明顯、成本合理可控的較好經營業績。
火電、汽車行業動力十足
國家能源局近日公布的上半年全社會用電量數據顯示,1至6月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長5%,增速較去年同期增長2.1個百分點。環顧A股公司,2023年上半年凈利潤同比預增、扭虧或減虧的央企控股上市公司達到10家,其中以火力發電最為亮眼:8家披露業績預告的企業全部實現凈利潤正增長。
以上半年凈利潤同比預增254.05%至336.15%的長源電力為例,公司表示,凈利大幅增長,一方面得益于火電發電量增加,煤價下降;另一方面得益于新建光伏項目陸續投產增加利潤。長源電力今年上半年3.45億元至4.25億元的凈利潤水平已大幅超過2022年全年1.23億元的凈利潤。
預計扭虧的火電央企分別為華電能源、華電國際和上海電力。其中,上海電力預計2023年上半年歸母凈利潤為7.23億元至8.6億元,而上年同期虧損4700萬元。業績變動主要原因包括公司加快綠色轉型發展,清潔能源發電裝機規模和效益實現增長,海外項目效益實現增長,以及火電板塊成本下降,經營業績改善。
凌云股份、江鈴汽車、一汽解放在內的汽車行業公司業績漲勢迅猛。一汽解放預計上半年凈利潤在3.8億元至4.2億元區間,同比增長123.33%至146.84%。對于業績增長原因,公司表示,受益于國內經濟和商用車市場回暖,公司中重卡、輕卡呈增長態勢,海外出口再創同期歷史新高,故報告期內凈利潤同比增加。
降本增效修復業績
縱觀上半年央企控股上市公司業績增長的驅動因素,除了經濟運行逐步企穩向好帶來的經營回暖以外,降本增效仍然是修復業績的關鍵一環。
“報告期內,公司按照‘精細管理、創新優化’部署,把提質增效作為經營管理的重點積極推動,形成從設計到售后服務的全流程各環節的降本增效方案并推動落實,成效逐步顯現?!敝泻丝萍急硎尽=衲?至6月,中核科技預計實現凈利潤6500萬元至7500萬元,同比上升308.2%至371%。
此外,包括平高電氣、冠捷科技、中國重工等上半年業績預增幅度較大的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均在業績變化原因中重點提到了降本增效給公司帶來的正面影響。
上半年,鋼鐵行業下游需求恢復不及預期,鋼材需求萎縮態勢明顯,鋼鐵行業進入周期下行階段。5家鋼企預計上半年出現首虧。
太鋼不銹直言,受供強需弱影響,鋼鐵產品價格跌幅大于原料價格跌幅,部分不銹鋼原料價格上漲,購銷兩端價差大幅縮小,擠壓鋼材盈利水平大幅下降,導致公司上半年出現虧損。公司加強產銷研銜接,堅持“算賬經營”,圍繞對標挖潛、降本減費及差異化產品增效等方面多措并舉,彌補了部分外部不利因素,二季度業績好于一季度,確保了生產經營穩定運行。
來源:上海證券報
責任編輯:李頡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