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xlrhz"></address>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meter id="xlrhz"></meter></listing></address>

<em id="xlrhz"><address id="xlrhz"></address></em>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listing></address>
    我的位置:首頁>文章詳情

    鄉村振興看區市 膠州市全力推進鄉村振興開新局

    7月21日,青島市召開“鄉村振興看區市”第十場膠州市專場新聞發布會。近年來,膠州市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城鄉融合發展,緊緊圍繞農業提效、農民增收和農村發展工作目標,攻堅克難、勇毅前行,全力推進鄉村振興開新局。先后獲評“全國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先導區創建單位”“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全國文明城市”“全國新時代文明實踐試點縣”“中國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范例城市”等榮譽。

    發布會現場

    答好鄉村振興這道“必答題”

    農為邦本,本固邦寧。無論是籌劃中國千年發展大計,還是應對世界百年未有之變局,都必須穩住農業基本盤、守好“三農”“壓艙石”,答好鄉村振興這道“必答題”。

    據膠州市副市長徐棟良介紹,膠州市嚴守耕地紅線,加快高標準農田、綠色增糧先行示范區建設,推動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落地落實。1個國家級農業產業強鎮和8個省級農業產業強鎮建設成效顯著。膠州大白菜國家級特色農產品優勢區、馬鈴薯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上合里岔黑豬一體化產業園、上合國際綠色農產品博覽交易中心等助力“紅黃黑白”特色產業提檔升級。落戶膠州總投資18億美元的益海嘉里是青島市近年來實際利用外資最大的農業生產制造項目,已實現一期開園二期開工。農業開放賦能發展活力,全面承接上合開放流量,舉辦“中國+中亞五國”國際農業合作分論壇,成立上合農業產業發展聯盟,申建國家級農業對外開放合作試驗區,持續擴大與上合組織國家農產品貿易往來,開通中歐班列大豆回程班列,2022年與上合組織國家實現農產品進出口21.3億元,增長16.2%;搭建上合堅果交易中心等農產品貿易平臺,入駐中外資企業50余家,進口上合組織國家堅果、油脂類產品50余種。

    膠州農產品豐富

    統籌抓好水電路氣訊等基礎設施建設,基本公共服務體系逐步健全;“四好農村路”建設規模居青島市各區(市)前列,獲評“四好農村路”省級示范縣;農村供水管網實現全覆蓋;先后創建2個國家級森林鄉村、3個省級森林鄉鎮和9個省級森林村居;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100%;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率達68.5%;完成14萬戶改廁任務,成為全省首批農村改廁全覆蓋市。

    入列全國新時代文明實踐試點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實現全域全覆蓋,縣級及以上文明村鎮創建率達到100%;評選“最美膠州人”1813人,14人入選“中國好人榜”,57人入選“山東好人榜”;鄉村志愿服務形式多樣、精彩紛呈,通過文化惠民工程,以文化浸潤人心,以文藝滋養文明,移風易俗引領文明新風尚。

    構建“黨建引領、一網統籌”城鄉基層治理體系,精準劃分1401個網格,以最小作戰單元釋放最大治理效能,居住環境群眾滿意度測評連續兩年蟬聯青島10區市第一名;充分發揮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開展“頭雁領航大比武”、黨組織領辦“鄉村夜校”等活動,農村黨組織書記抓黨建促鄉村振興的能力和水平不斷提升?!?/p>

    成立鎮村級共富公司57個,帶動就業860余人;全市119個行政村集體經濟收入每年都在50萬元以上。選聘258名企業負責人擔任“鄉村致富經理人”,研究制定致富項目98個;開發鄉村公益崗3390個。2022年,全市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868元,較2018年增長30.3%。

    產業帶動讓農民更殷實

    “洋河鎮位于膠州市南部,是典型的傳統農業鄉鎮,洋河鎮堅持開放引領、產業帶動、生態賦能,著力做好富、活、美、強四篇文章,全力打造‘上合食谷 艾上田園’。”據膠州市洋河鎮黨委書記史明高介紹,洋河鎮深入踐行“政府+平臺公司+頭部企業+社會資本+科研院所”工作思路,突出“一二三產融合”,探索形成了三種產業致富模式。

    龍頭企業帶動。龍頭企業就是益海嘉里食品工業園項目,總投資18億美元,該項目不但帶來固投、產值、稅收等經濟指標的大幅提升,而且我們把益海嘉里作為洋河鄉村振興的“基石合伙人”,開辟了“四抓”合作路徑。抓融合,打造嘉里新城。依托益海嘉里帶來的人流物流資金流,推動產城融合發展,打造嘉里新城。抓開放,打造食品文化新高地。依托金龍魚營養健康體驗館、胡姬花非物質文化遺產博物館,打造全市工業旅游典范項目。抓聯動,打造利益鏈結共同體。農民以土地入股村集體合作社,合作社與平臺公司、益海嘉里成立合資公司,借助益海嘉里中央廚房板塊“開放空間”和益海嘉里的品牌優勢、銷售渠道,把農民的農產品變成工業產品,再變成商品,形成“新六產”,農民在一二三產環節都享受利潤分紅。④抓循環,打造綠色低碳產業鏈。發展小麥和高油酸花生訂單農業,優質優價,讓農民獲得更高收益。在此基礎上,借助益海嘉里沼氣鍋爐生物質發電項目,把農戶廢棄原料再利用,帶動農民增收。

    共富平臺帶動。通過搭建“聯合黨委+平臺公司+合作社+農戶”的共富平臺,助力農民實現了土地入股分紅、集體分紅、勞務傭金3項收入。這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冠珠園項目。該項目由膠州城投建設,總投資9億元,流轉5個網格村6000畝山嶺薄地,建設省內單體最大的櫻桃種植專業化園區,可以帶動農戶集體增收。

    鄉村文旅帶動。洋河生態資源豐富,是膠州市唯一有山有水的鄉鎮,有大小山頭100余座,其中艾山海拔229米,是膠州市最高峰;東石西石是奇特的火山地貌,形成于1.2億年前;有河灣塘壩100余個,其中洋河全長31公里,流經我鎮27.5公里。我們扎實推進全域旅游標準化建設,爭取艾山風景名勝區對外開放,創新開展“艾上田園”主題活動,規劃戶外體育運動公園,打造鄉村山地馬拉松運動勝地、戶外自行車騎行運動天堂、營動中國項目基地,初步形成了集科普、研學、度假、運動、休閑于一體的運動公園,成為膠州乃至青島近郊游重要目的地。在這個過程中,一大批洋河本地農民通過經營農家樂、采摘園,為游客提供“食宿游購娛”服務,實現發家致富。

    建設“生態范”鄉村振興板示

    建設極具“生態范”的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示范區,是膠州市在第十五次黨代會上提出的愿景目標。為加速把美好藍圖轉化為現實圖景,今年年初膠州市制定了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實施意見,主要確定了8個方面的重點工作。

    抓好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產保供。抓緊抓牢糧油生產能力,確保全市糧食播種面積94.5萬畝以上、總產量38萬噸以上。構建多元食物供給體系,全市能繁母豬穩定在2萬頭以上,肉蛋奶總產量8萬噸以上,全市水產品產量穩定在6萬噸以上。強化耕地保護利用提升,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防止“非糧化”。實施現代種業振興工程,培育上合“里岔黑”育種研發中心等一批種業領軍企業。

    提升鄉村產業高質量發展競爭力。打造三產融合全產業鏈,持續推進農業產業強鎮、現代農業產業園、上合國際綠色農產品博覽交易中心建設,推動益海嘉里等規上農產品加工企業高質量發展。加快推動農業科技創新,大力發展預制菜等新產業、新業態,推動農品質量品牌提升,強化現代農機裝備建設,全面保障農業生產安全。

    系統推進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提檔加速示范片區建設,全面實施“率先突破洋河挺進西南三鎮”戰略。統籌加強鎮村規劃設計,深化提升人居環境整治,推進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提升農村公共服務水平,加快數字鄉村建設,推進農業農村綠色低碳發展。

    健全和提升鄉村治理體系和能力。夯實基層組織戰斗堡壘,打造村黨組織領辦鄉村夜校2.0升級版,深入推進“鄉村致富經理人”“紅色合伙人”參與基層治理。統籌提升鄉村善治水平,健全黨組織領導的村民自治機制,持續開展全市鄉村治理示范村鎮創建。深化農村精神文明創建,加強農村公共文化陣地建設,實施文化惠民工程,因地制宜推進移風易俗專項行動。

    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加強幫扶政策落實,持續鞏固提升“三保障”和飲水安全成果。強化防止返貧監測幫扶機制,加強對口支援和東西協作。

    深化農村改革創新激活發展動力。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穩妥開展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長30年試點任務,穩慎推進農村宅基地改革。深化集體產權制度改革,開展“陽光三資·清廉村社”建設,加強農村集體“三資”監管。培育壯大新型經營主體,拓寬農民增收致富渠道。統籌縣域城鄉融合發展,把鄉鎮建設成服務農民的區域中心,積極推進國家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創建工作。

    強化要素支撐破解“人地錢”難題。加大鄉村振興投入力度,穩步提高土地出讓收入用于農業農村比例,2023年達到8%以上。強化鄉村振興用地保障,依法優先保障鄉村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空間和鄉村產業用地需求。增強鄉村振興人才支撐,實施“尋找鄉村振興合伙人”行動,推進“村村都有好青年”選培計劃和“大學生鄉村醫生”專項計劃。

    加強黨對“三農”工作的全面領導。強化鄉村振興推進機制,全面落實《鄉村振興責任制實施辦法》,完善黨委統一領導、政府負責、黨委農村工作部門統籌協調的農村工作領導體制。加強三農干部隊伍建設,打造一支“一懂兩愛”的“三農”干部隊伍。動員各方參與鄉村振興,充分發揮企事業單位、群團組織、行業協會的優勢和力量,充分調動農民群眾參與鄉村振興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全社會營造共同參與鄉村振興濃厚氛圍。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辛小麗

    責任編輯:王海山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

    国产剧情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