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中國人民銀行公布金融數據“半年報”。統計顯示,今年上半年人民幣貸款增加15.73萬億元,同比多增2.02萬億元。其中,6月份人民幣貸款增加3.05萬億元,同比多增2296億元。初步統計,上半年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累計為21.55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多4754億元。
信貸數據回升說明了什么?如何看待信貸增長“企業強、居民弱”?M2增速放緩怎么看?下半年金融政策如何進一步發力?一起來看本期快問快答↓
問:信貸數據回升說明了什么?
答:6月份信貸投放呈現回升態勢,部分數據好于預期,表明隨著此前出臺的各項政策落地見效,融資需求有所修復,市場信心和預期進一步回暖。
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認為,6月份新增信貸顯著回升,結構明顯優化,這既與季節性因素有關,也與政策持續加力有關。從企業端看,4月份和5月份信貸投放節奏有所放緩,市場預期曾發生一定程度轉變。進入6月份以后,金融管理部門加大逆周期調節力度,降息政策落地進一步激發了投資與生產需求,加之引導支持制造業、基礎設施等領域的政策效能持續釋放,企業貸款仍有支撐。
問:如何看待信貸增長“企業強、居民弱”?
答:上半年信貸增長總體呈現“企業強、居民弱”的特征。上半年,住戶貸款增加2.8萬億元,其中,短期貸款增加1.33萬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1.46萬億元。仲量聯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兼研究部總監龐溟認為,消費意愿偏弱、消費能力受限是制約住戶短期貸款增長的主要因素。
企業中長期貸款仍是新增信貸的重要拉動力量,但企業投資活力尚有不足,改善預期、提振信心的任務十分緊迫,需要政策繼續加碼。專家表示,要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增強發展動能,提振經營主體信心,擴大消費需求,推動經濟持續回升向好。
問:M2增速放緩怎么看?
答:招聯金融首席研究員董希淼表示,6月末,廣義貨幣(M_2)余額287.3萬億元,同比增長11.3%,增速雖然分別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3個和0.1個百分點,但仍處于高位,市場流動性較為充裕。
問:下半年金融政策如何進一步發力?
答:日前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強調,具備條件的政策措施要及時出臺、抓緊實施,同時加強政策措施的儲備,最大限度發揮政策綜合效應。
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二季度例會則明確提出,要加大宏觀政策調控力度,精準有力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搞好跨周期調節,更好發揮貨幣政策工具的總量和結構雙重功能,全力做好穩增長、穩就業、穩物價工作,切實支持擴大內需,改善消費環境,促進經濟良性循環。
來源:經濟日報
責任編輯:林紅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