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xlrhz"></address>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meter id="xlrhz"></meter></listing></address>

<em id="xlrhz"><address id="xlrhz"></address></em>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listing></address>
    我的位置:首頁>文章詳情

    銀行理財醞釀新規 過往業績展示不能玩花活

    5月24日,中國證券報記者從多位業內人士處獲悉,日前中國銀行業協會理財業務專委會召集研討會,探討“理財產品過往業績展示行為準則”的研究制定。這意味著,理財產品過往業績展示,將迎來統一的自律規范。

    據了解,目前正式文件出臺并未設定明確時間表。但對于這份文件,銀行理財業內人士和投資者均表示期待。

    擬明確展示要求

    具體來看,會上討論的“理財產品過往業績展示行為準則”對理財產品過往業績展示擬設置三項基本要求、三項展示要求和三項禁止行為。 

    展示要求方面擬明確,在選擇過往業績展示區間時,應注明區間起始時間和截止時間,完整會計年度的過往業績展示除外。同時,理財產品過往業績展示需滿足以下要求:理財產品運作1個月以上但不滿1年的,應至少包括從產品成立之日起計算的過往業績;理財產品運作1年以上但不滿6年的,應至少包含自產品成立當年開始所有完整會計年度的業績;理財產品運作6年以上的,應至少包含最近5個完整會計年度的業績。

    據一位理財公司人士透露,在本次會議上,各家理財公司針對業績展示均提出了具體建議,后續可能會再對修改稿進行討論,并出臺正式文件,但發布時間并沒有明確時間表。

    某國有大行理財公司人士表示,對理財產品收益展示進行規范勢在必行,一方面有利于規范市場,另一方面有利于保護投資者利益。

    理財市場更加規范

    自銀行理財產品實行凈值化以來,不少投資者都曾反映銀行理財產品業績展示存在“報喜不報憂”、業績展示時間維度不一等情況,這也給投資者挑選理財產品帶來不便。

    “我打開銀行APP發現,即使是同一類理財產品,有的展示七日年化收益率、有的是平均七日年化收益率,確實有點眼花繚亂,產品收益到底是多少?又該用什么指標來衡量各家的收益水平?”投資者陳女士說。

    在股市、債市波動較大的情況下,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也曾出現較大波動。2022年12月,一張由投資者提供的截圖顯示,截至某日,西安銀行“西銀安心雙周盈”產品七日年化收益率為-33.5%,“西銀安心周周盈”產品七日年化收益率為-23.01%。 

    目前,銀行理財市場逐漸走向規范。2022年12月,中國銀行業協會發布《中國銀行業理財業務自律規范》和《理財產品業績比較基準展示行為準則》,并對后者設置了6個月過渡期。 

    不過,對理財產品過往業績展示行為進行規范的問題,專家預計理財行業存在一定的整改難度。資深金融監管政策專家、冠苕咨詢創始人周毅欽認為,一方面,相關整改需要理財公司和代銷機構合力進行;另一方面,目前實操層面的過往業績展示行為紛繁復雜,這些調整都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

    上述國有大行理財公司人士也指出,銀行理財產品確實存在產品數量多、期數多、凈值披露時間標準不一等問題,規范起來有一定難度。周毅欽建議,新的規則落地后,亟須從金融科技層面對業績展示版面或頁面進行重新設計、整合。

    來源:中國證券報

    責任編輯:李冬明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

    国产剧情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