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xlrhz"></address>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meter id="xlrhz"></meter></listing></address>

<em id="xlrhz"><address id="xlrhz"></address></em>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listing></address>
    我的位置:首頁>文章詳情

    三箭齊發 首批央企股東回報ETF產品開售

    5月15日,匯添富基金、廣發基金、招商基金旗下的中證國新央企股東回報ETF產品正式發售。公告顯示,三只產品的發行期均為5月15日至5月19日,募集規模上限均為20億元人民幣。據悉,這三只產品跟蹤的中證國新央企股東回報指數由國新投資和中證指數公司聯合開發,是全市場首只同時納入了分紅和回購的高股息策略指數。

    業內人士表示,今年以來,隨著“中特估”主題的板塊熱度逐漸升溫,以央企為投資主題的ETF產品受到了市場的廣泛關注。日趨豐富的主題ETF產品有助于市場投資者從持續分紅、科技創新等多個維度分享到央企上市公司的成長果實,助力央企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

    主題產品火熱登場

    5月12日,市場迎來年內第一只“爆款”央企主題基金。當日華泰柏瑞基金發布公告稱,華泰柏瑞央企紅利ETF累計有效認購申請份額總額超過20億份,將采取全程比例確認的方式進行部分確認處理,最終認購申請確認結果以基金登記機構的計算并確認的結果為準。公開資料顯示,該基金是市場首只跟蹤中證中央企業紅利指數的ETF產品,也是今年市場發行的首只央企主題基金。

    5月15日,三家基金公司的中證國新央企股東回報ETF產品正式開售。中國證券報記者了解到,基金公司在這三只新發產品的籌備方面下足了功夫?!霸谇缹臃矫?,我們針對產品的特征以及潛在投資者的需求,以券商端為重點,與多家券商建立了重點代銷合作?!币晃换鸸镜匿N售人員說:“在營銷宣傳方面,重點從投資者教育的角度出發,通過線下路演、線上直播、投教文章、宣傳視頻等多種形式,客觀全面介紹指數基本情況與產品發行安排;特別是針對渠道一線調研反饋的問題,介紹了相關指數的特點、央企改革是否能成為市場主線等關鍵問題,有助于投資者更多了解產品的風險收益特征,更好評估個人的風險承受能力等?!?/p>

    此外,還有多只央企主題基金“在路上”。3月14日,證監會網站顯示,匯添富基金、招商基金、廣發基金、南方基金、易方達基金、銀華基金、嘉實基金、博時基金、工銀瑞信基金9家公司分別上報三大央企主題指數基金,分別是中證國新央企股東回報指數、中證國新央企科技引領指數、中證國新央企現代能源指數。

    除匯添富基金、招商基金、廣發基金上報的跟蹤中證國新央企股東回報指數的ETF產品已經開售,據知情人士透露,其他6家基金公司申報的央企主題基金的審批工作也在穩步推進,即將與投資者“見面”。

    “中特估”價值逐漸凸顯

    業內人士認為,傳統估值模型主要采用未來現金流折現方式,未將社會效益等因素納入考慮范圍,結合一些其他方面的原因,造成央企整體估值水平與其社會經濟地位并不匹配。如今,隨著央企指數產品不斷豐富,相關板塊的估值定價體系日趨科學有效,越來越多的央企、國企投資價值將凸顯。

    談到“中特估”行情是否具備持續性,路博邁基金副總經理魏曉雪對中國證券報記者分析說,國企或是央企,如果考核管理方法的轉變帶來了基本面的變化,或者利潤分配方式發生變化,如分紅率、現金流優化等,并且這些變化最終在報表上體現為公司業績能力的改善,那么“中特估”行情可以延續。

    談到“中特估”領域的未來關注重點,魏曉雪指出,中長期來看,國企、央企會是重要的經濟參與方,而未來“中特估”的投資也會出現分化,成功實現轉型并且業績能力改善的公司會更有投資價值。

    廣發基金的基金經理羅國慶表示,央企是高端制造、航空航天、基建交通、電子信息通信等領域的主力軍,也是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的支柱力量,在保障國家重要產業安全、解決就業和提供稅收等方面承擔了較多責任。而相關央企主題基金產品的發行,一方面能夠引導社會資金投向國資央企實體經濟領域,支持央企利用資本市場做強做優做大,實現高質量發展;另一方面,產品的推出將為投資者配置相關上市公司股票提供優質的投資工具。

    (記者:魏昭宇 萬宇 張韻)

    來源:中國證券報-中證網

    責任編輯:林紅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

    国产剧情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