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科創板迎來5月首批IPO“考生”。武漢格藍若智能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格藍若”)、福建海創光電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海創光電”)及合肥芯谷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芯谷微”),擬合計募資33.93億元。至此,科創板受理企業總數達到882家。
巧合的是,3家企業不僅同日“趕考”,還同屬于“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中國上市公司協會數據顯示,截至4月底,A股市場IPO在審項目共695家,其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公司IPO在審項目數量占比最大,共115家,占比達17%。
資深投行人士王驥躍表示,“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IPO在審項目比例較高,契合了國家對科技創新型企業的支持。電子信息產業是國家重點支持的產業之一,當前正處于景氣周期,相關公司業務成長性較好,從而促使更多公司加快IPO步伐。
“三考生”同日進場 累計募資近34億
雖然格藍若、海創光電、芯谷微3家公司同屬“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行業,但是身處不同的細分產業賽道,硬核的技術實力讓公司擁有強大的客戶群和“朋友圈”。
招股書顯示,格藍若是電力領域智能感知產品與服務提供商,主要從事互感器計量性能智能監測裝置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及相應在線監測平臺開發建設等技術服務。公司首次實現將“虛擬標準器原理”及“互感器誤差定量評估技術”運用于電力智能監測產品。根據國家電網公司電子商務平臺、中國南方電網供應鏈統一服務平臺等公布的互感器計量性能在線監測產品公開招標金額、競爭性談判總金額以及公司中標金額計算,2020年至2022年,公司產品的市場占有率分別為100.00%、92.61%和80.09%。
前五大客戶進一步凸顯格藍若對電力行業的賦能實力。2022年,公司前5大客戶分別為國家電網有限公司、湖北正源電力集團有限公司、江蘇東西柿科技有限公司、廣東電網有限責任公司及武漢明導科技有限公司。本次公司擬IPO募資12.83億元。
海創光電是新一代激光應用系統提供解決方案,主要從事光電子技術的研發與應用,目前已形成激光雷達、工業激光、光通信、生物醫療及其他四大業務板塊,并均與上下游知名公司建立了合作關系。本次公司擬募資12.6億元。
芯谷微的到來進一步豐富了“芯考生”隊伍。據悉,公司專注于半導體微波毫米波芯片、微波模塊和T/R組件的研發設計、生產和銷售,產品主要應用于電子對抗、精確制導、雷達探測、軍用通信等國防軍工領域。本次公司擬募資8.5億元。
一家子“趕考” 產業資本助力
除產業賽道趨同之外,3家公司的股權結構也有相似之處。格藍若、芯谷微2家公司分別是親兄弟、夫妻檔聯袂闖關IPO。此外,3家公司股東榜中還閃現重量級產業資本的“身影”。
具體來看,格藍若是竇峭奇和竇亞奇兩兄弟聯合創業并掌舵的企業。兩人合計控制公司52.40%股份的表決權。其中,竇峭奇直接持有公司股份的35.24%,并通過鑫榮理咨詢及鑫榮格咨詢分別控制公司股份的4.22%和6.10%。其弟竇亞奇作為一致行動人,直接持有公司股份的6.84%。
芯谷微的控股股東和實際控制人則是劉家兵、張苑靈夫婦。其中,劉家兵為董事長、總經理,其妻子張苑靈從2015年5月起至今擔任公司的研發工程師。本次發行前,劉家兵夫婦合計控制公司43.60%股份的表決權。此外,劉家兵、張苑靈夫婦二人的“親友團”,通過間接持股藏身股東榜,有望分享芯谷微IPO盛宴。
除“自家人”力挺之外,3家科創企業還分別獲得不少重量級產業資本的青睞。華為旗下深圳哈勃、上市公司七匹狼旗下廈門七匹狼分別持有海創光電2.82%、0.75%的股權。
格藍若獲得烽火基金、眾智必成、乾時創盈、中比基金等基金“捧場”,持股比例在2.01%至5.62%區間。其中,中比基金為公司國有股東。芯谷微亦有國有股東力挺,合肥創新投、合肥新經濟分別持有公司2.01%、0.59%股權。
來源:上海證券報
責任編輯:李頡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