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烤鴨第一股”全聚德已連續三年陷入虧損。全聚德最新發布的2022年年報顯示,報告期內,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為虧損2.78億元,虧損幅度同比擴大76.86%。2020—2022年,全聚德累計虧損總金額近7億元,營收規模也在不斷收縮。近幾年,全聚德頻頻跨界,賣白酒、開直播、搞數字藏品,在創新發展之路上不斷探索卻仍難止業績頹勢。
圖片來源:新華網
連虧三年
4月11日,“全聚德連虧三年”的詞條沖上微博熱搜。數據顯示,2022年全聚德共取得7.19億元營收,與上年同期相比縮水24.16%。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虧損2.78億元,與上年相比虧損擴大76.86%,這也是全聚德自2020年以來連續第三年陷入虧損狀態。
從財報可見,全聚德2020年與2021年分別虧損了2.62億元、1.57億元。由此計算,過去三年全聚德累計虧損總金額接近7億元,相當于去年一整年的營收規模。
對于2022年的虧損,全聚德解釋稱,過去一年公司多家門店受宏觀因素的影響導致閉店或關閉堂食,這對公司的經營產生了較為嚴重的影響,因此公司全年的利潤出現了較大幅度的虧損。
分析人士認為,疫情對餐飲行業整體都有影響,但老字號全聚德面臨的不只是虧損問題,其營收規模也開始逐漸收縮,品牌老化、不被年輕消費者認可已是全聚德繞不開的困局。
2012年至2022年,全聚德營收分別為19.44億元、19.02億元、18.46億元、18.53億元、18.47億元、18.6億元、17.77億元、15.66億元、7.83億元、9.48億元和7.19億元,呈現逐漸下滑的態勢。
面對業績的下滑,全聚德曾承認,公司的餐飲和食品板塊均出現一定程度的下滑,從內部來看,產品和服務滯后于市場需求,特別是“90后”“00后”消費群體的興起,使消費需求轉換迅速,而全聚德的餐飲及包裝食品都存在產品陳舊、創新不足、調整緩慢等問題,特別是與年輕顧客的消費認知有差距。
“從外部來看,餐廳經營類型更加多元化、差異化,市場進入者眾多,正餐市場客源分流明顯。全聚德一直未涉足其他餐飲領域,經營模式和產品類型單一,行業擴展不足,因此客流量呈現連續下降的趨勢,公司業績及業務發展情況受到較大影響?!比鄣卤硎尽?/p>
在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看來,老字號品牌普遍存在體制老化的問題,在消費升級的大環境下,許多老字號在發展的過程中并沒有滿足和順應消費者的核心需求。全聚德業績的低迷,一定程度上與其體制和機制的僵化有關,公司整個管理層的創新和升級并未匹配當下消費升級的速度,因此錯失了消費升級所帶來的紅利。
創新招數用盡
充分認識到自身問題的全聚德,近幾年開始頻頻跨界,搞起了創新。
其中,跨界賣白酒更是一度引發全聚德股價的大漲。去年12月,長期關注全聚德的投資者注意到,全聚德在線上平臺及門店內推出了兩款定制醬香型白酒。這一消息迅速引發全聚德股價的異動,其股價自12月9日起經歷多個漲停,從10.5元/股的低點漲至最高22.8元/股。
然而,全聚德隨后回應稱,并未直接投資白酒企業,售賣的產品系貼牌。彼時,全聚德在投資者互動平臺答復投資者的提問時表示:“公司銷售的全聚德品牌白酒包括全聚德二鍋頭酒及新推出的 ‘全聚德·1864醬香型白酒’和 ‘全聚德·傳奇醬香型白酒’,公司并未投資這兩款白酒的生產企業,且白酒業務因上市銷售時間較短,這項業務的收入占比并不算高,尚不確定能否為公司帶來良好的業績回報。 ”
除了帶動股價上漲外,從業務層面來看,消費者對于全聚德的白酒產品似乎并不“買單”。以全聚德天貓旗艦店為例,記者看到其售價分別為828元和568元的兩款白酒,月銷量分別為3單和5單。
除涉足白酒業務外,全聚德2022年還開展了各類跨界營銷,利用各種節假日及重要節氣開展了40余項線上外賣營銷活動。同時,全聚德還開展了諸如布局“萌寶星廚”傳播矩陣,通過線上直播聚集粉絲;在線下走進校園和社區;開設展覽館VR體驗館,以及發售盲盒數字藏品等活動。
然而,在采用一連串方式“擁抱”年輕人后,全聚德仍未能改變現狀。
大刀闊斧改革
面對頹軟的業績,全聚德在此次財報中提到多項改革舉措,如持續升級主力門店,打造餐飲新場景;積極推進公司預制菜項目的業務布局,進一步釋放食品生產產能,并加大京東、盒馬等銷售渠道的開發力度,挖掘電商渠道的潛力;加強線上、線下的融合,在發揮線下客源優勢的同時,開展線上私域商城推廣等。
對于全聚德存在的問題,網友紛紛表達了自己的觀點,“北京烤鴨幾個品牌,像大董、四季民福、便宜坊等都挺不錯的,全聚德基本不去,因為性價比低,工作人員服務意識差,一副高高在上的樣子” “貴且難吃,服務態度傲慢,想不通老字號為什么不能與時俱進,改良一下服務水平”“中華老字號應該是傳承、傳播優秀傳統文化,全聚德應不忘初心,好好做產品與服務”……
全聚德表示,今年公司將推進新的激勵機制,實現新開門店高效運轉,加強菜品管理并提升服務質量,拓展團膳(即團體用餐服務)賽道。對于預制菜業務,全聚德稱將在今年完成預制菜產品結構的系統化、品牌化升級,在梳理常規化產品品牌的同時發力節令性產品銷售。
除了受疫情的影響外,2023年全聚德能否成功轉型、扭轉虧損局面,仍有待市場的檢驗。業內人士認為,全聚德主品牌老化已是不爭的事實,后續可通過提升服務水平來改變固化的品牌形象,優化門店盈利模型。例如打造一人食、兩人食產品以豐富消費場景,同時可增設新子品牌拓展消費群體,嘗試不同定位的餐飲新業態。(記者 賀陽 )
來源:中國商報網
責任編輯:崔現香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