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xlrhz"></address>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meter id="xlrhz"></meter></listing></address>

<em id="xlrhz"><address id="xlrhz"></address></em>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listing></address>
    我的位置:首頁>文章詳情

    2022年公募整體虧損1.45萬億元

    截至2023年3月31日,公募基金2022年年報披露完畢。天相統計數據顯示,在市場行情跌宕起伏的2022年,公募基金整體虧損達1.45萬億元左右,其中權益類產品占比較高的頭部基金公司成為“重災區”,銀行系基金公司則走到臺前,成為公募的盈利擔當。

    僅有不到三成基金產品年內利潤為正,其中貨幣基金幾乎占滿了榜單前列,規模較大的權益基金則集中在榜單的另一頭,為一整年艱難的權益投資添上沉重的注腳。

    權益固收“冰火兩重天”

    2022年注定成為公募歷史上難忘的1年。在連續3年的結構性牛市之后,2022年A股市場在眾多因素的影響下持續調整,權益類基金成為重災區,受其拖累,大部分基金公司盈利受損。

    天相統計數據顯示,2022年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合計虧損達1.69萬億元,其中僅混合型基金就虧損超過1.1萬億元,與上年盈利1874.83億元形成鮮明對比。QDII和FOF分別虧損351.03億元和165.88億元。

    相比之下,固收類產品表現較為平穩。貨幣基金整年盈利1995.42億元,相比上年同期略有下滑;債券基金盈利838.74億元,相比上年2287億元大幅下滑。商品基金盈利40.15億元,相比上年同期成功扭虧為盈。其他類別基金小幅盈利1.43億元。

    銀行系公司成盈利擔當

    從基金公司和基金產品的角度來看,權益和固收表現“冰火兩重天”的現象更為明顯。

    基金公司方面,天相統計數據顯示,151家基金公司中僅有34家利潤為正,占比僅22%左右。固收類產品占比較高的銀行系基金公司紛紛走到臺前,成為2022年“盈利擔當”。其中,建信基金、中加基金和興業基金位列前三,盈利分別為23.57億元、22.9億元和22.32億元。排名其后的上銀基金、鑫元基金、蜂巢基金等盈利均在10億元以上。

    榜單的另一頭均是權益類產品占比較重的頭部基金公司。其中排名倒數的兩家公司虧損額超過千億元,另有6家公司虧損達500億元以上。

    基金產品方面,同源數據顯示,年內利潤為正的產品不到三成,其中貨幣基金高居榜單前列。天弘余額寶排名榜首,盈利124.37億元,是唯一一只盈利在百億元以上的產品,排名其后的54只產品全部都是貨幣基金。榜單的尾部,有7只規模較大的權益類基金虧損超過100億元以上。

    雖然權益類基金整體不佳,但仍有個別產品表現吸睛。比如朱紅裕管理的招商核心競爭力混合A盈利9.26億元;丘棟榮管理的中庚價值品質一年持有期混合盈利5.29億元;林英睿管理的廣發價值領先混合A和廣發睿毅領先混合A分別實現盈利4.96億元和4.6億元,周海棟管理的華商新趨勢優選和華商甄選回報混合A均盈利超過4億元。

    來源:中國證券報

    責任編輯:李冬明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

    国产剧情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