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xlrhz"></address>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meter id="xlrhz"></meter></listing></address>

<em id="xlrhz"><address id="xlrhz"></address></em>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listing></address>
    我的位置:首頁>文章詳情

    “鴨”力山大!鴨行情半月跌價近六成來去匆匆

    上個月還享受暴利盛宴,轉眼間又回到保本時刻。對于今天的局面,山東種鴨聯盟理事長劉長勝已有預計,但沒想到會來得這么快。與雞苗價格堅挺表現迥異,白羽肉鴨的苗價在4月份風云突變,遭遇崩盤式下跌。

    3月28日,山東種鴨聯盟的報價為7.3元/只,到4月14日,這一數據變成了3.2元/只。半個月跌去近六成,又已逼近養殖戶成本線。

    不僅僅是鴨苗,整個肉鴨產品線都在降價。ST華英相關負責人對財聯社記者表示,13日副產品每噸下調了500-1000元,這是本月的第二次降價;鴨肉小白條每噸也降了100-200元。“目前看來,還要降,6月份左右或許行情會回暖。”

    白羽肉鴨產業形勢為何急轉直下?劉長勝表示,進入4月以來,鴨苗斷崖式下跌,一方面是供應迅速增加,從日出欄量800萬只提升至1000多萬只,供需基本平衡;另一方面,則是需求端提升不足,難以支撐高苗價。中國畜牧業協會水禽分會副秘書長程好良對財聯社記者表示,從目前的供需關系看,苗價可能還會跌。

    劉長勝建議,行情的變化嚴重低于預期,養殖戶需要及時快速淘汰落后產能,減少換羽和延養的數量,并下調對下半年市場行情的期待值,確保不再發生惡性競爭,規避風險。

    半月跌去近六成

    3月中上旬,苗量偏緊仍是主要支撐因素,白羽肉鴨的苗均價在7元左右震蕩。下旬雖有落價,但仍處利潤較好階段。

    然而進入4月,市場風云突變,苗價快速下滑,幾乎每天都在下跌。截至4月14日,山東種鴨聯盟的報價已經回落至3.2元/只,不足半月前的一半。這一價格也逼近了養殖戶的成本線。

    對此,程好良表示,鴨苗價格受供需關系影響較大,4月份以來,鴨苗量迅速增加,目前已達1100萬只/日,處于供需平衡點上,隨著供應的增加,鴨苗價格可能繼續下行。此外,鴨肉小白條價格,幾無盈利空間,市場需求不足。“豬肉價格低,也是影響肉鴨主產品價格漲勢的一個重要因素,目前肉鴨盈利主要靠副產品。”

    上海鋼聯農產品事業部鴨業分析師賀麗明同樣表示,3月下旬,主產品庫存相對較高,試探落價,副產繼續上漲乏力,普遍出現促銷政策。4月以來,產品端持續低迷,利空占主導?!敖涗N商看空后市,買漲不買跌,消費端暫無實質性回暖?!?/p>

    對這種冰火兩重天的走勢,養殖戶感受頗為深刻。濱州一養殖戶劉先生對財聯社記者表示,上個月還處于暴利期,轉眼間回到了保本時刻?!笆袌霰容^難以琢磨,希望后市苗價不要跌得太慘,長期虧損的日子實在太難受了?!?/p>

    濰坊種鴨養殖戶周少杰對財聯社記者表示,現在整個市場鴨苗產量確實增加了。“我這里產量不是太大,訂單還可以?!睂τ诤笫续喢鐑r格,他認為,“應該會繼續有小幅下滑,但不至于像疫情期間那樣跌到1-2元/只的白菜價?!?/p>

    上市公司方面,ST華英(002321.SZ)相關負責人表示,副產品月初降價一次,13日又下調了一次,鴨肉剛剛下調了一次價格?!肮井a品價格比外面好一些,現在市場供大于求,走貨情況不是太理想。往年3、4月份本身就是淡季,5月份會好轉,今年淡季持續時間可能長一些,預計6月份左右行情會好轉?!?/p>

    新希望(000876.SZ)證券部工作人員則對以投資者身份致電的財聯社記者表示,公司鴨肉行情隨行就市,但因為公司鴨業板塊屬于全產業鏈,從祖代種鴨到鮮肉一體化運營,今年截至目前,效益比肉雞板塊要好一些。

    鴨不如雞?

    今年以來,白羽肉雞產業鏈景氣度一直處于升勢。在4月份,雞苗、毛雞價格得以高位維持,同樣是肉禽的白羽肉鴨,為何短期內瘋狂降價?

    一位業內人士對財聯社記者表示,鴨苗跟雞苗不同,祖代完全控制在國內,不受引種量限制,并且目前祖代存欄非常充足。此外,肉鴨馴化時間較晚,許多性狀可以很好地遺傳。“每逢鴨苗價格處于高位,會有一部分人把商品代肉鴨當父母代肉鴨來養,這樣養殖出來的商品代肉鴨,雖然品質差點,但是能用,白羽肉雞則無法如此操作?!?/p>

    此外,該人士表示,種鴨養殖跟種雞養殖行業格局不同。前者多以中小散戶為主,許多人對產能缺少長久持續的規劃,看到行情火熱,會迅速通過換羽、延長老鴨產蛋時間等擴充產能,導致市場短期爆量。后者的市場集中度較高,規劃和舉措更具備長期性。

    2月初,鴨苗的產量為800萬只/天,市場缺口40%,當時,劉長勝認為到10月份才能恢復至1200萬只/天的供需平衡點。沒想到,4月份,鴨苗產量已經大幅度回升。

    值得注意的是,鴨肉、雞肉雖然同為禽肉,但在受豬肉價格的影響方面,鴨肉關聯度要大得多?!半u肉工業屬性更強,從2015年開始,我們統計發現,雞肉價格走勢跟豬肉關聯度就很小了?!笔マr發展(002299.SZ)證券部工作人員對財聯社記者表示。

    不宜“卷”產能

    據劉長勝統計,這三年未虧損的種禽企業不超過2%,現在很多企業仍有資金壓力。“不能好了傷疤忘了疼,去盲目過度擴張?!?月份,劉長勝曾對財聯社記者表示,活下來的企業都不容易,要警惕悲劇重演。

    回顧上一波鴨周期, 2019年鴨苗曾觸及9元/羽的高位,很多業內、外行看到暴利,瘋狂上量,商品代肉鴨充當種鴨等亂象不斷上演,造成飼料浪費,行業迅速供過于求,虧損彌漫。

    再看終端消費市場,疫情過后,消費復蘇弱于預期,疊加豬肉價格低迷,行業短時間疲軟的形勢難以扭轉。劉長勝表示:“下半年的市場不確定因素在迅速增加,形勢將會有較大變化,種鴨從業者需要迅速分析形勢、調整思路。”

    他建議,養殖戶需要及時快速地淘汰落后產能,減少換羽和延養的數量,并及時下調對下半年的市場行情的期待值,避免因決第失誤,造成不必要的損失。“我公司已調整了計劃,原計劃淘汰20萬左右種鴨,現決定于本月13-15日開始(在)內蒙古淘汰27萬只左右,(在)臨朐淘汰8萬只左右,共計約35萬左右?!?/p>

    周少杰同樣表示,他目前準備進一步淘汰老齡鴨群和低產鴨群,確保自身風險可控。

    來源:財聯社

    責任編輯:李冬明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

    国产剧情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