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國際金融機構和全球投資者繼續擴大在華業務與投資,共享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紅利?!苯?,面對國際金融機構密集來訪,我國金融管理部門作出積極回應并釋放清晰信號。
近年來中國資本市場對外開放穩步推進,為國際金融機構和全球投資者帶來了實實在在的機遇。隨著經濟恢復向好,中國資本市場正進一步展現強大吸引力。今年一季度,北向資金累計凈買入超1800億元,達去年全年的兩倍以上。
受訪外資機構認為,當前中國經濟運行整體好轉,為世界經濟發展注入更多確定性,必將進一步提升中國資本市場的吸引力和影響力。
“避風港”地位凸顯
“2023年,亞洲將成為全球經濟增長放緩背景下的一大亮點?!苯?,在博鰲亞洲論壇2023年年會上發布的《亞洲經濟前景及一體化進程2023年度報告》指出,盡管全球需求減弱,但發展中的亞洲將充當中堅力量,中國經濟的反彈給亞洲和全球傳遞了積極信號。
今年以來,國際金融機構密集上調中國經濟增長預期。
“今年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或超過三分之一?!眹H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格奧爾基耶娃3月26日說。在最新一期《世界經濟展望報告》中,IMF對今年中國經濟的增長預期由4.4%調高至5.2%。
世界銀行3月31日發布的2023年4月期《東亞和太平洋地區經濟半年報》預測:得益于中國經濟活動大幅反彈,東亞和太平洋地區發展中經濟體的增長將超過此前預期。世界銀行預計中國經濟增速將從去年的3%反彈至今年的5.1%,高于去年10月預測的4.5%。
當今世界經濟發展復雜多變,國際金融市場近期出現一系列風險事件,而中國經濟恢復向好,為充滿不確定性的變局注入了難得的確定性力量。對于國際金融機構和全球投資者而言,中國市場和中國資產的獨特魅力將因此凸顯。
奧緯咨詢董事合伙人貝哲民判斷,中國經濟將在未來持續呈現較強增長勢頭;畢馬威中國副主席黃文楷表示,畢馬威將持續深耕中國市場,繼續擴大在華投資;普華永道中國稅務部主管合伙人黃佳認為,中國市場對外資的綜合吸引力有進一步提升空間……
關于A股市場,匯豐環球私人銀行及財富管理中國首席投資總監匡正認為,中國經濟恢復向好,將令中國股市在全球市場中的“避風港”地位凸顯,而“目前中國股市的估值尚未完全反映出相關宏觀有利因素?!?/p>
高水平制度型開放持續推進
外資具有聯通國內國際的獨特優勢,對于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具有重要意義?!案罅Χ任屠猛赓Y”,是去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2023年經濟工作的重要部署之一。
近期,有關部門負責人密集會見國際組織、外資企業代表,清晰釋放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的信號。
擴大開放的堅定態度正持續落實為堅決行動。國家發改委主任鄭柵潔介紹,將實施高水平對外開放,合理縮減外資準入負面清單,高標準落實好外資企業國民待遇。商務部部長王文濤表示,商務部將舉辦“消費提振年”“投資中國年”系列活動,著力促進消費升級和潛力釋放,為投資對接搭建更多更好的平臺,讓生機勃勃的中國大市場,為各國企業提供發展大機遇。財政部部長劉昆表示,中國將在全球化過程中堅持推進投資便利化與貿易自由化,完善進口環節關稅政策,加力穩定外貿外資,并鼓勵發展外貿新業態……
資本市場持續推進制度型開放值得期待。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院長田軒認為,在新發展格局下,資本市場開放應圍繞經濟高質量發展,向深層次開放邁進,同時兼顧開放與安全的關系。一方面,不斷推進制度型對外開放,大力推進基礎制度變革,引進國際優質資源,促進雙向交流;另一方面,審慎監管,同步引進國外先進的市場監管經驗,增強風險防范能力。
“未來,中國經濟的高質量發展以及中國資本市場的高水平制度型開放將帶來更廣闊的機遇,歡迎國際金融機構和全球投資者繼續擴大在華業務與投資,共享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紅利?!弊C監會負責同志日前在會見國際金融機構負責人時表示。
“做多中國”成為共識
在不少外資機構看來,中國經濟具備強大韌性、潛力和活力。同時,中國市場展現開放、互利、共贏態度,投資中國不是“可選項”而是“必選項”。特別是,中國資本市場持續深化改革,更多擴大開放的務實舉措醞釀推出,吸引更多外資機構買入中國資產、拓展中國市場。
全球投資者投入真金白銀買進中國資產。據Wind數據,今年一季度,北向資金累計凈買入1859.88億元,遠遠超過去年全年的900.20億元。
同時,外資機構加快拓展中國市場業務。證監會網站顯示,3月27日,安聯集團旗下安聯投資正式遞交公募基金管理人資格申請,目前上述申請處于接收材料狀態。安聯集團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奧利弗·貝特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23年年會期間透露,安聯集團正加強對中國財富管理市場的業務布局,期待能夠獲得公募基金和養老金投資管理資質。
今年以來,外商獨資基金公司不斷擴容,施羅德基金、聯博基金兩家外商獨資公募基金管理公司相繼獲批。此外,上投摩根基金、摩根士丹利華鑫基金也獲批變更股東、實際控制人,從合資基金公司轉變為外資基金公司。截至目前,外商獨資基金公司達8家。
外資證券公司也競相加快布局中國市場的步伐。證監會日前對星展證券(中國)申請設立另類子公司提出反饋意見。星展證券表示,隨著中國金融市場不斷開放,將以更加積極的姿態布局中國市場,為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優質金融服務。高盛高華證券、東亞前海證券、摩根士丹利證券此前已相繼獲批開展另類投資業務。
業界人士預期,今年開放的大門將越開越大,更多務實開放舉措將會推出,迎進來的外資會越來越多。
來源:中國證券報
責任編輯:李冬明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