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xlrhz"></address>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meter id="xlrhz"></meter></listing></address>

<em id="xlrhz"><address id="xlrhz"></address></em>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listing></address>
    我的位置:首頁>文章詳情

    加碼布局市內免稅店 中國中免擬以12.28億元參與中出服增資

    中國中免近日公告披露,公司董事會審議同意公司以非公開協議方式出資12.28億元參與中國出國人員服務有限公司(簡稱“中出服”)的增資。本次交易完成后,公司將持有中出服49%的股權,不將其納入公司合并報表范圍。中出服是全國性市內免稅運營商,業內人士認為,若本次交易完成,中國中免有望借力中出服強化在市內免稅競爭中的話語權。

    握有眾多市內免稅店

    中出服成立于1983年,是經國務院批準的中國首家全國性免稅品經營企業,隸屬于國藥集團旗下的國藥國際。資料顯示,中出服已實現涵蓋離島免稅、口岸免稅、境外免稅在內的全業態免稅業務,擁有29個免稅項目,國內遍布北京、上海、杭州、南京、重慶、三亞、大連、青島、哈爾濱、鄭州、南昌、合肥、昆明、貴陽等地區,并在日本、迪拜設立海外免稅店。其中,已在12城設市內免稅店,同時布局三亞離島免稅店。

    相比之下,中國中免在市內免稅店方面略顯遜色。中國中免已在北京、上海、青島、大連、廈門、哈爾濱設立了市內免稅店(前五個門店針對出境外國人,哈爾濱店針對歸國中國人)。

    盡管擁有較多優勢門店和牌照,但中出服此前由于銷售規模較小,品牌引進困難,導致整體營收較少,成本較高。

    中國中免此番增資有望實現互補。東吳證券認為,增資一方面為中國中免未來市內店牌照全布局添加了重要籌碼。中國中免旗下有外國游客出境市內免稅店,中出服有國人歸國市內免稅店,很好地補充了中國中免的市內店布局。另一方面預計會實現供應鏈整合。中出服可直接從中國中免采購部分有進價優勢的商品,擴充精品品類,為之后的市內免稅政策做準備。

    從央企聚焦主業等維度,業內人士分析,中國中免未來也不排除進一步整合中出服。

    市場規模或達千億

    中國中免增資中出服的背后,看中的是市內免稅店市場前景。

    目前,市內免稅店以服務出境境外人士及歸國居民為主。其中,出境境外人士的市內免稅消費不限額,設置機場離境提貨點;歸國居民免稅政策規定選購額度(5000元)和時間限制(入境180天以內),市內免稅店現場可提貨。

    市場規模方面,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統計,2017年-2021年中國市內免稅店銷售規模增長幅度大,但總體基數小、規模有限。市內免稅店規模由2017年的1億元增至2021年的6億元,4年復合增長率為57%。但高增速是由于低基數,實際規模占中國免稅銷售市場的比例仍較小。市內免稅店當前市場規模小主要是受限于當前政策下的消費場景及地域分布。

    不過這一現狀正迎來改善契機。2020年2月28日,《關于促進消費擴容提質加快形成強大國內市場的實施意見》提出,科學確定免稅業功能定位,堅持服務境外人士和我出境居民并重,加強對免稅業發展的統籌規劃,健全免稅業政策體系。根據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和消費升級情況,適時研究調整免稅限額和免稅品種類。此后,完善市內免稅店政策的提法在“十四五”規劃中作為促消費舉措體現。市場人士判斷,“十四五”期間,相關政策落地可期。

    此外,隨著出行管控放開和國際航線供給恢復,內地居民出入境和旅游消費意愿有望階段性修復,這也將帶動市內免稅店潛在客群人數的提升。東吳證券認為,到2030年,國人出入境有望達到2.3億人次,市內免稅店滲透率將在21%-24%,客單價在1200元-1600元是中性預期,預計屆時市場規模的合理預期區間為1010億元-1524億元。

    (記者 于蒙蒙)

    來源:中國證券報·中證網

    責任編輯:林紅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

    国产剧情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