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大力弘揚孝德文化,積極倡樹美德生活方式,城陽區開展了優秀傳統文化“四個100”先進典型評選,不斷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家庭落細落小落實。從即日起,將對“好婆婆”“好媳婦”“孝兒女”“美家庭”等部分先進典型進行展播,全方位、多角度展示灣區都市活力城陽人文生態幸福家園的精神面貌。
好婆婆:魏秀風
好婆婆
魏秀風于1938年出生,她性格開朗、對人熱情,團結鄰里,面對困難樂觀積極,從不怨天尤人。1993年,丈夫不幸患病去世,家庭失去了頂梁柱,從此魏秀風獨自拉扯四個兒子。兒子長大成人后紛紛組建了自己的家庭,全家婆媳和睦、家和事興,四鄰八舍都說魏秀風是個“好婆婆”。
2015年,四兒媳朱江梅被診斷患有罕見的先天性腦血管細小,醫生說必須盡快安排手術,否則性命不保。而手術需要一筆巨額的費用,對于這個不富裕的家庭來說簡直是一個天文數字,但做手術是生,放棄治療就是死。這個生與死的抉擇擺在了魏秀風家庭面前,77歲高齡的魏秀風毅然決定傾全家之力給四兒媳治病。最終,全家終于在預約的手術期內湊夠了這筆救命錢,當這筆錢送到四兒媳病床前時,魏秀風瞬時淚流滿面。
令人欣慰的是,手術很成功,但是由于送醫前的血栓留置時間過久,四兒媳腦神經嚴重受損、肢體行動產生了障礙,走起路來手腳都不受控制,無法正常生活,成了殘疾人,而且是一級殘疾。從那以后,70多歲的魏秀風義無反顧地替兒媳婦扛起了這本不屬于她的家庭重擔。洗衣做飯、照顧孩子,所有家務活獨自承擔。兒媳小便失禁,魏秀風就一床一床的給兒媳洗床單、一件一件的洗衣服。自四兒媳患病后,魏秀風先后為其墊付治療費用超17萬元。7年來,她一如既往地陪著四兒媳看病陪床、替他們照顧孩子、為四兒媳擦洗身體、洗衣喂飯,從不叫苦叫累,積極樂觀,對生活充滿希望。如今,83歲高齡的魏秀風仍和四兒媳同吃同住。
魏秀風用實際行動描繪了“好婆婆”的模樣,詮釋了“團結互助、家和事興”的時代含義。她不計得失團結整個家庭,克服困難為兒媳治病照護的感人事跡,就是新時代婆媳關系的真實寫照。
美家庭:王丕智 江秀芝
美家庭
在城陽街道西郭莊社區,提起江秀芝家庭,人人都會豎起大拇指:真是個好媳婦,把婆婆照顧得太好了。江秀芝是城陽街道大周村人,1986年嫁到西郭莊。初來西郭莊婆家,公公當時已經近70歲了,而且腿還不好,婆婆雖然50多歲,但是由于小時候得病留下了后遺癥,有些智力障礙。丈夫有兩個小妹妹,大的17歲,小的才13歲。所以,家庭的重擔一下子就壓到了這位年輕媳婦的肩上,尤其是對婆婆的照顧35年如一日,從來沒有抱怨過。
江秀芝照顧婆婆可謂是耐心細致。由于婆婆年老外出不方便,她專門為婆婆購買了理發工具,不會就慢慢學習。每年春天或者是天氣好的時候,她就會和家人一起,帶著婆婆出去踏春,甚至前幾年還到山上爬山,讓80多歲的老人也能經??纯醇亦l的變化和美好。婆婆在84歲時得了膀胱癌,江秀芝日夜繼日地守護在婆婆床前照顧,有一天,來查房的護士看到她狀態不太好,就馬上給她量了一下血壓,一看高壓達到了230多汞柱,嚇得護士說:“你還給婆婆陪床呀,別人得給你陪床了,趕快休息休息吧。”
在社會上,江秀芝是一位有愛心的人,不管誰有難處找到她,她都會熱情幫助。近年來,她在丈夫的影響下學會了畫畫,并且在幾年的時間里進步非??欤芏嘧髌繁粐鴥韧馀笥咽詹?,2018年還隨青島《炎黃中國風》世界行采風團到加拿大多倫多舉辦的《炎黃中國風藝術和愛心無國界畫展》參展,受到外國朋友的高度贊揚,有兩幅作品被加拿大博物館收藏。江秀芝創作的翠竹作品經常在全國各地展覽,曾被中國關工委主任稱贊“作品有軍人和君子的風格”。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封滿樓 通訊員 王升
責任編輯:林紅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