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為天,近來,預制菜成為農業和食品消費領域的新熱點。黨的二十大提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暢通城鄉要素流動,構建多元化食物供給體系。在此背景下,預制菜產業成為推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滿足消費升級、關系市民飲食健康的朝陽產業。
天眼查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全國預制菜相關企業6.4萬余家,其中,2022年1月-11月新增注冊企業1,690余家,1-11月新增企業注冊增速達42.7%;從成立時間來看,成立于5年內的企業占比47.3%,成立于10年以上的占比19.6%。從地域分布來看,山東、河南以及河北三地相關企業數量位居前列,分別擁有7,900余家、5,800余家以及5,100余家,山東成為預制菜產業第一大省。
預制菜相關企業地域分布(數據來源:天眼查)
而隨著產業的蓬勃發展,近三年預制菜相關專利申請也處于高速增長態勢。天眼查數據顯示,截止到2022年12月,預制菜相關專利申請已有55項,同比上升266.67%。其中,專利申請主要涉及加工、包裝工藝,諸如“一種經超聲腌制預處理的蘿卜燉牛腩預制菜及其加工工藝”“一種罐裝甲魚預制菜的制備方法及設備”等菜肴制作工藝專利。
預制菜產業鏈中,速凍鎖鮮、冷鏈物流等技術應用對預制菜的發展有重要作用。其中,速凍技術在時間維度上延長了預制菜的儲存時間,保鮮效果也更好;而冷鏈物流則在空間維度上擴展了預制菜的銷售輻射半徑,尤其在如今規模效應和網絡效應的影響下,冷鏈物流成本進一步降低,促進了產業的發展與成熟。
天眼查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全國冷鏈相關企業21.7萬余家,其中,2022年1月-11月新增注冊企業4.4萬余家;從成立時間來看,成立于5年內的企業占比48%,成立于10年以上的占比9.9%;從地域分布來看,山東、廣東以及江蘇,三地相關企業數量位居前列,分別擁有3.8萬余家、1.7萬余家以及1.3萬余家。
2012-2021年冷鏈相關新增注冊企業變化(數據來源:天眼查)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胡利穎
責任編輯:李頡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