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9日,青島市政府新聞辦舉行“2022 年青島自貿片區制度創新”新聞發布會,介紹2022年青島自貿片區制度創新工作推進和高質量制度創新成果主要特點、主要成效等相關情況。記者獲悉,今年來,青島市自貿推進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會同青島自貿片區管委,以自貿試驗區為平臺,積極開展制度創新實踐,累積形成125項創新做法,經專家評審,形成76項優秀案例,其中得到省級及以上認可的高質量制度創新成果38項。
受益于制度創新、功能創新和服務創新的示范帶動,2022年前三季度,青島自貿片區新增市場主體4567戶,同比增長29%。引進世界500強企業投資項目15個。今年8月份,青島自貿片區迎來掛牌運行三周年,經商務部研究院評估,青島自貿片區制度創新成果數量多、質量高、效果好,79項為全國首創,首創占比達35%,遠高于全國自貿試驗區平均水平,在全國67個自貿片區中處于第一梯隊。
設立103名制度創新專員,暢通工作機制
今年初,青島市委提出了青島自貿片區要“做好首創性、差異化探索,形成不少于30項實效作用突出、政策含金量高的制度創新成果”的目標任務。一年來,在市委財經辦統籌領導、市自貿領導小組辦公室有力組織下,形成了全市各部門用好自貿試驗區制度創新、先行先試平臺的良好氛圍。青島自貿片區與各部門通力協作,聚焦目標任務,以制度創新為核心,不斷健全工作推進機制,發力重點領域改革,緊緊圍繞市場主體、產業發展需求,開展首創性、差異化、集成式改革探索,在投資自由便利、貿易自由便利、要素市場化配置自由便利等領域多點開花,取得新突破,全面完成了市委提出的目標任務。
一年來,青島自貿片區在市級層面建立起制度創新協同推進工作體系,更好凝聚全市創新合力。制定了制度創新案例評估和發布工作規程,建立起制度創新成果常態化征集、評審、完善工作機制。在市級、西海岸新區、青島自貿片區各重點業務部門設立了103名制度創新專員,暢通了各級各部門縱向貫通、橫向聯動的常態化溝通對接渠道。面向全市各級各部門開展制度創新“揭榜掛帥”,首批提出87項創新需求,各部門按專長揭榜、憑能力中榜,初步形成了“市場提需求、片區出題目、市區共同答題”的創新模式。
25項全國首創,創新成果含金量高
在各項機制的協同作用下,高質量制度創新成果總體呈現三個特點。一是含金量高。38項高質量制度創新成果,均得到國家或省有關部門的肯定和認可,其中,有5項獲國家部委在全國復制推廣,16項由省政府在全省復制推廣,2項獲國家部委備案,8項為國家級、省級改革試點落地實施形成,10項獲評省級部門系統內優秀案例,據商務部研究院評估25項為全國首創,各項成果均有較高的含金量。
二是實效作用突出。38項高質量制度創新成果,均從問題導向、需求導向、效果導向出發,著眼于解決市場主體的迫切需求、產業發展面臨的痛點堵點難點問題,較大程度上解決了企業發展中面臨的政策障礙,降低了企業的時間、財務、人力等成本,提高了辦事效率和生產效率,企業獲得感較強。
三是具有鮮明的青島特色。38項高質量制度創新成果,均立足青島自貿片區重點發展的海洋經濟、大宗商品貿易、港口經濟等特色領域,重點圍繞打造大宗商品貿易生態體系、便利貿易通關監管、構建沿黃流域一體化物流通道、打造一流營商環境等實踐形成,呈現出鮮明的航貿金耦合、海洋經濟等青島特色。
大批“良種”育成出苗,提供創新“策源力”
一年來,一批創新“良種”育成出苗,為青島自貿片區經濟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創新“策源力”。
投資更加自由便利,營商環境持續優化。在全國率先推出企業登記“智能表單”服務新模式,開企業變更、備案、注銷登記標準化、智能化、便利化先河,審批效率提速75%以上;全國首推“云端自貿”審批服務跨域協作新模式,將企業跨省遷移的辦理時限由7天壓縮至即時辦結,填補了全國自貿試驗區、黃河流域各功能區跨域協作審批的空白。
貿易更加自由便利,外向型經濟穩步向前。創新構建黃河流域“端到端”全程物流模式,通過“港口+船公司”“一單到底”等全程化物流服務模式,沿黃流域內陸企業綜合物流成本降低25%以上;率先推出口岸智慧查驗新模式,口岸查驗效率整體提高30%以上,平均每月辦理業務數量達1.7萬箱,同比增長28%。
要素市場化配置自由便利,高水平制度型開放加快探索。創新推出全球首個藍色資產分類標準,編制全球首個藍色債券框架,引導金融資源精準服務藍色經濟;構建“雙元三地”技能人才培養新模式,建成234個實習實訓基地,提供實習實訓工位10267 個,專業對口實習率最高達到98.6%,輸送高技能人才5萬多人,有效破解產業技能人才短缺的瓶頸問題。
下一步,青島自貿片區將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以制度創新為核心,加快實施自由貿易試驗區提升戰略,以更大力度、更實舉措推進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制度型開放,力爭形成更多可復制可推廣的制度創新成果,更好服務青島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建設。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胡利穎
責任編輯:李頡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