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xlrhz"></address>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meter id="xlrhz"></meter></listing></address>

<em id="xlrhz"><address id="xlrhz"></address></em>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listing></address>
    我的位置:首頁>文章詳情

    青島就業萬象 | 技能成才鍛造“筑城工匠”

    當下,青島市旗幟鮮明地把“打造現代產業先行城市”擺到了今后五年打造“六個城市”總體布局的首位,把“筑牢實體經濟根基,構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產業體系”擺在十項重點工作的首位,凸顯了這座城市對實體經濟的重視。

    正所謂:“一技之長,能動天下”。實體經濟的振興包括產業結構的轉型升級離不開一支規模宏大、素質優良的高技能人才隊伍的支撐,產業和技能人才應該是相輔相成、相融共生的關系。近年來,青島提出打造工匠之城,正是為青島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更好的人才支持。

    青島市技師學院師生在各類技能大賽脫穎而出。

    技工教育作為職業教育的一種類型,是培養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方式。隨著國家高度重視大國工匠與技能人才培養,受益于政策推動、產業需求、市場牽引、以賽促學等利好因素,優質技工教育迎來新一輪發展熱潮,青島越來越多的“80后”“90后”“00后”技能人才以一技之長練就“筑城工匠”。

    10年練成國企女“首席”

    10年前是孫日新從青島市技師學院2012屆電氣技師班畢業的日子,10年后,她已經成長為山東港口青島港大港分公司設備主管,維修電工和裝卸機械電器修理工的“雙料高級技師”,先后獲得山東省第20屆職工職業道德建設標兵個人、山東省“三八紅旗手”、山東省水運系統“齊魯工匠”、青島市“十大最美家庭”、青島市“十佳新時代最美勞動者”、青島市“三八紅旗手”、青島市第22屆“最美職工職業道德建設者”等稱號。

    回望2008年,孫日新依然對她的職業選擇沒有后悔。2008年夏天,面對500多分的高考成績,孫日新在填報志愿時卻有點犯難。聽親戚說,全球金融危機令大學生就業變得困難,而技工學校的畢業生因為有一技之長,卻成為用人單位追逐的對象?!芭c其與別人一起去擠大學這個‘獨木橋’,等四年之后還是要為找工作而奔波,還不如現在就選擇學一門技術呢?!睂O日新決定選擇青島市技師學院,學一門真正的技術。

    在校期間,孫日新是班上的學習委員,她在學習上非常刻苦,是全班同學的旗幟和表率,門門功課都是優秀,每年都拿一等獎學金?!拔叶冀兴疵伞卑嘀魅吻窭杞榻B說,“就拿她在參加青島市十一屆職業技能大賽來說,從備賽大賽結束整整4個月,孫日新從來沒有午休過,中午只給自己20分鐘的吃飯時間,吃晚飯趕緊回到實訓樓去練習,晚上,不到熄燈時間不回宿舍,就憑著這股子干勁兒,她拿全市狀元是必然的?!?/p>

    經學院推薦,孫日新畢業后進入青島港,成為了一名一線維修工。她全身心地撲在維修工作上,鉆車底,爬設備,一臉灰、一身油是家常便飯。一個冬天的晚上,孫日新接到通知,現場的設備出現故障需要馬上修復,她二話沒說,立馬到了現場,投入到搶修工作中,戴上頭燈、躺在修車滑板上,鉆進車底仔細檢查,用了40多分鐘排除了故障。同事們紛紛夸她:“小孫,了不起!”“小孫,多虧了你,不愧是咱們的女專家!”那一刻,那種付出之后的獲得感、幸福感、成就感,讓孫日新扎根一線、當一名海港女工匠的決心更加堅定。

    工作10多年來,孫日新始終扎根一線維修崗位,保障了公司180多臺流動機械設備的正常運行。她堅持“用心干、用腦干、創新干”,帶領團隊累計完成技改項目100多項,節約成本100多萬元。同時,她還編寫培訓教材、制作教學課件,完成2000多人次的專題培訓,帶出技師、高級工25人。孫日新被青島港集團評為“工人先鋒”,還被聘為集團“年度首席技師”,是全港唯一一名來自一線的女首席技師。

    產教融合催生98%就業率

    孫日新的故事在青島市技師學院并非個例。青島市技師學院一屆又一屆畢業生結束了他們的學習生涯,懷揣著技能成才的夢想,開啟了各自的職業旅途。有的經過十年、二十年甚至更長時間的不懈奮斗,已經成長為響當當的“大國工匠”,如郭銳、張合禮、李文龍等;有的經過三五年的努力,已經在業內嶄露頭角、小有所成。

    學院電氣設備安裝與維修專業畢業生安勇進入中車青島四方機車車輛股份有限公司,從事高速動車組電氣工程制造工作,因為認真負責,技術過硬,他很快被選拔參與過諸多新車型的試制,并且為新造動車組在優化線路和電磁兼容性方面提出諸多精益提案,逐漸成長為央企技術“大拿”。汽車維修專業畢業生高峰軍就職于青島華奧汽車維修有限公司,擔任維修技工,2018年自主創立“青島馳奧汽車服務有限公司”。汽車維修專業畢業生于鳳昊就職青島寶寧汽車服務有限公司,擔任寶馬摩托車、寶馬汽車售后服務技師;多媒體專業畢業生宋仁杰擔任青島航天信息有限公司(央企)技術總監;3D打印專業畢業生張瑞就職于獲金(青島)電影制作有限公司,從事影視后期制作,參加過《鎮魂》《楚喬傳》《將軍在上》《香蜜沉沉燼如霜》等多部影視作品的后期制作……

    青島市技師學院師生在各類技能大賽中嶄露頭角。

    近年來,青島市技師學院積極響應國家、省、市產教融合政策,建設區域產教融合實訓基地,開設訂單班、冠名班,實現了學生學習與就業的無縫對接。目前,學院已與中車青島四方機車車輛股份有限公司、中車青島四方車輛研究所有限公司、中車四方車輛有限公司、青島四方龐巴迪鐵路運輸設備有限公司、一汽大眾、北京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海爾集團、海信集團、青島地鐵集團、青島城運控股集團、青島水務集團、青島能源集團等300余家央企、名企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畢業生就業率、滿意率始終在98%以上。

    技能人才總量達117.6萬人

    “目前,青島市技能人才總量已達117.6萬人,已經成為全市人才總量中的重要的支撐和載體。其中高技能人才29.6萬人,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總量25.2%。”青島市人社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劉傳華介紹說。近年來,青島市不斷增加政府補貼性培訓職業工種范圍,加大現代海洋、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人工智能等主導產業政策供給,推進企業職工培訓政策有效實施,優化企業新錄用崗位技能培訓、新型學徒制培訓、金藍領培訓等企業職工培訓系列政策,在工作中突出重點產業急需和企業技能需求,提供技能人才培訓政策支撐。青島市持續推進技術人才技術攻關、技術革新項目,近三年以來開展技術攻關、技術革新項目562個,帶徒傳藝2.5萬人,節能創效近8億元。

    青島市發力人才鏈與產業鏈有機融合,打出一系列組合拳:推動全市技工院校搭建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平臺,采取“企校雙制、工學一體”培養模式,開展訂單、定向人才培養,為城市產業發展定向培養專業技能人才。比如一些鏈主企業、頭部企業和全市技工院校合作培養的地鐵班、海爾班等;深化產教學融合,指導青島市技師學院等院校優化專業設置,向現代海洋、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人工智能等主導產業傾斜,培養適合產業發展需求的技能人才;加快技能人才評價制度改革進程,進一步擴大技能人才自主評價企業范圍、人員范圍、職業(工種)范圍,建立起技能人才職業發展的“多通道”機制,拓展技能人才的成長成才空間。

    直面技能人才總量仍然不足、結構不盡合理、高技能領軍人才相對匱乏等問題,青島將探索技術工人長效激勵機制,鼓勵企業對高技能人才實行技術創新成果入股、崗位分紅等激勵方式,促進技能工人收入水平持續穩定提高。同時,加大引進和培養高層次技能領軍人才獎勵力度,對全職引進和自主培養的高層次領軍人才,最高給予60萬元至200萬元一次性獎勵;對柔性引進高技能人才的單位,在合同期內每人每年給予最高20萬元的薪酬補貼,經過努力,力爭“十四五”末,青島市引進和培養的“國字號”高層次技能領軍人才180人以上。

    繪制技能人才藍圖,鑄就城市美好未來。預計“十四五”末期,青島市技能人才總量達130萬人以上,高技能人才將達到35萬人以上,技工院校學籍注冊人數不少于5萬人,技能人才集聚效果初步顯現,為青島市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的技能人才支撐。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封滿樓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

    国产剧情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