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青島市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全面介紹了日前出臺的《關于實施新時代“人才強青”計劃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有關情況。
作為一個綜合性、綱領性人才政策文件,《意見》共10條40款。發布會上,市委組織部副部長吳學新圍繞擴大基數、高端引領、凸顯特色、賦能發展四個方面,全面詳細介紹了此次《意見》中人才基數倍增計劃、頂尖人才聚集計劃、高層次人才提升計劃、未來之星儲備計劃、青年人才招引計劃、技能人才培育計劃、海洋人才發展計劃、海外人才引進計劃、產才融合促進計劃和人才服務支撐計劃10項子計劃內容,并做出政策解讀。
作為引聚人才的“重頭戲”之一,產業人才引育在《意見》中多處著墨?!扒鄭u打造現代產業先行城市,必然需要現代產業人才的強力支撐。要面向產業發展、創新創業、重大項目、企業升級‘四個需求’,做好產業留才、平臺引才、生態聚才、企業用才‘四篇文章’,促進‘人才鏈’‘產業鏈’‘創新鏈’深度融合。”發布會上,市發改委副主任張旭東介紹,青島歷來重視產才融合發展,此次推出的新時代“人才強青”計劃與日前青島市加快實體經濟振興發展三年行動方案同時發力、更相得益彰?!皩嶓w經濟振興發展三年行動方案明確了24條產業鏈,《意見》中緊扣24條產業鏈推出一系列人才支撐計劃,就是要用高質量的產業鏈聚集高質量的人才鏈,用高質量的人才鏈來賦能高質量的產業鏈發展。有了人才鏈和產業鏈的雙向反哺,我們也將力爭實現三年引才聚才75萬的目標。”張旭東表示。
此次出臺的《意見》明確提出“高端引領”,圍繞高端人才示范引領作用,梯次實施頂尖人才、高層次人才、未來之星等高端人才計劃。為此,市科技局副局長于炳波在發布會上介紹,青島近年來十分注重產業高端人才培育工作,去年在整合優化基礎上推出新的產業領軍人才(團隊)計劃,首次提出以項目水平定人才層次,更加注重項目的成果轉化、市場貢獻和產業化前景,推動人才項目與產業精準結合,助力全市產業振興。與此同時,青島深化人才開放合作,建設離岸創新創業基地,去年青島在上海、日本等地建立首批4個離岸創新創業基地,在短短不到一年的時間內,累計離岸使用海內外高層次人才60余人,孵化并在青落地項目13個。此外,青島搭建不同能級別的人才創新創業載體,充分發揮企業人才引育主體作用和高能級科技創新平臺的聚才作用,培育和引進一大批能夠帶動我市產業發展的科技領軍人才。
實體經濟的轉型升級,離不開廣大技能人才的支撐。在此次出臺的《意見》中,也明確了技能人才培育計劃,打造一支數量充足、結構合理、技藝高超的技能人才隊伍。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副局長劉傳華在發布會上表示,截至目前,我市技能人才總量已達117.57萬人,其中高技能人才29.6萬人,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總量25.2%。面對青島當前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時期,青島也將全面提升技能人才培養平臺載體功能、加大技能人才引進和培養激勵機制、推進人才鏈與產業鏈有機融合,進一步加強技能人才引育力度。增加政府補貼性培訓職業工種范圍、優化技能人才培訓政策支撐、推進企業職工培訓政策有效實施,力爭全年新增技能人才5萬人,高技能人才2萬人;力爭補貼性職業技能培訓10萬人次以上,企業新型學徒制和“金藍領”培訓4000人以上。推動落實《技能人才薪酬分配指引》,提高技能人才尤其是高技能人才工資薪酬水平。推動全市技工院校搭建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平臺,開展訂單、定向人才培養,為城市產業發展定向培養專業技能人才。加快技能人才評價制度改革進程,建立起技能人才職業發展的“多通道”機制。不斷優化對技能人才的服務,進一步加大城市對技能人才的吸引力。力爭到“十四五”末期,我市技能人才總量達130萬人以上,高技能人才將達到35萬人以上。
來源: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