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我市農村黑臭水體治理工程新開工33處,新完工13處,實現投資909萬元;年底前完成全市現有82處農村黑臭水體治理工作。同時,開展第二輪全市農村黑臭水體排查工作,對新發現的農村黑臭水體實施動態管控,確保全市農村黑臭水體動態清零。
上半年新開工33處
推進農村黑臭水體治理,是加快美麗宜居鄉村建設、補齊農村人居環境短板的重要內容。記者從市生態環境局獲悉,我市統籌全域農村環境治理,自2021年全面開啟全市農村黑臭水體治理工作,提出了到2022年底完成全市現有82處農村黑臭水體治理的任務目標。截至2021年底,青島市完成黑臭水體治理49處,總投資3900余萬元,全市農村黑臭水體治理工作在“十四五”取得良好開局。今年以來,結合“兩清零一提標”要求,全面加快全市農村黑臭水體治理工作質效,切實解決居民反映強烈的水環境問題。今年上半年,全市農村黑臭水體治理工程新開工33處,新完工13處,實現投資909萬元。
市生態環境局生態環境處處長龔振宇介紹:“治理中,我們結合水體現狀,確定年度治理水體清單,優先對生態敏感區、試點示范區、‘農整’村莊等所在黑臭水體進行治理。并針對北方地區缺水少雨,農村水體資源化利用以及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實際需要,綜合采取控源截污、清淤疏浚、水體凈化等手段,開展治理工作?!?/p>
打造“統、控、治、管”新模式
夏末的夜晚涼風習習,位于膠州市鋪集鎮譚家埠村村東的水塘邊成了村民休閑娛樂的好去處。住在附近的一戶村民說:“我家就在這個水塘邊上,之前在屋里都能聞到臭味,甚至還想過搬走?,F在改建成了小廣場,吃完飯出來遛遛彎,再也聞不到臭味,別提有多高興了?!贝迕窨谥械乃?,曾經是一個讓人避之不及的臭水溝,村里畜禽養殖糞污、生活污水以及生活垃圾全部排放進這里,時間一長就變成了黑臭水體。青島市生態環境局膠州分局在對譚家埠村周邊進行無人機巡查時,排查發現了該黑臭水體。
在對譚家埠村水塘主要污染源分析后,膠州市制定了“控源截污+內源治理+生態修復”的治理技術模式。根據水體功能、污染來源、坑塘岸邊狀況等,對譚家埠東側三個水體實施了綜合治理。如今,這處黑臭水體水質達標無異味,水環境質量得到明顯改善,周邊還修建了休閑甬道和照明設施,讓村民感受到身邊生態環境改善帶來的獲得感、幸福感。
膠州市現有農村黑臭水體28處,為青島全市七個涉農區市數量之最。膠州市堅持“查治管”一體推進,實施“一處一策”、打出“統、控、治、管”組合拳,在青島全市走出農村黑臭水體治理的新路子,實現了村居村貌的蝶變。
確保全市動態清零
為加快推進“秀水鄉村”建設,今年我市決定開展農村黑臭水體提速增效行動,2022年年底前實現82處農村黑臭水體“清零”,提前一年完成省下達任務目標。同時,開展第二輪全市農村黑臭水體排查工作,對新發現的農村黑臭水體實施動態管控,明確治理計劃并限期治理,確保全市農村黑臭水體動態清零。
全市堅持因地制宜、分類實施、統籌推進治理工作。對于在村莊內部且群眾反映強烈的水體,著力打造一處適合群眾休閑的去處;對于離村莊稍遠且離耕地較近的水體,重點保持水體的農溉功能;對于具有行洪防汛功能的水體,則注重水體的清淤疏通,爭取用有限的治理資金實現最大的治理實效。
據悉,為及時跟進掌握治理工作進展,我市還建立半月調度、每月通報、隨機抽檢、第三方核查的工作機制。督促相關區市制定農村黑臭水體長效管護辦法,明確巡查監管要求,壓實工作責任。同時,將農村黑臭水體治理工作納入對區(市)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績效考核,切實傳導工作壓力,強力推動工作,確保治理工作取得預期成效。
黑臭水體治理是一場持久戰,我市將開展農村黑臭水體治理成效評估,對已完成治理的農村黑臭水體的群眾滿意度、水體及周邊管護、污染源管控、水質指標變化、長效機制建立等情況進行評估,積極探索適合青島地區的農村黑臭水體治理模式,加快建設美麗宜居鄉村。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陳璐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