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青島市認真貫徹新發展理念,積極做好水土保持工作,通過科技創新、科學治理,突出“生態規劃、生態治理、生態科技園區”三大建設領域,構建起了水土保持綜合治理與經濟發展、新農村建設、水源地保護等有機結合的水土流失綜合防護體系,青島市水務管理局組織實施了一批有一定治理基礎、治理積極性高、預期效益好的小流域綜合治理項目,水土流失治理成效顯著。“十三五”以來,青島市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積735平方公里,其中實施小流域綜合治理項目46個、治理水土流失面積306平方公里。
一是抓好規劃設計,提前項目儲備。根據新時期水土保持工作重點和要求,綜合考慮青島自然條件、社會經濟條件、水土流失現狀,發布了《青島市水土保持規劃(2016-2030年)》?;谒亮魇КF狀分布,統籌考慮治理可行性、治理效益、治理能力等因素,確定重點治理規劃片區。列入國家水土保持重點工程的,提前開展項目前期,確保及時完成實施方案批復。
二是規范項目管理,強化技術服務。強化規劃設計指導和審核,重點做好四方面結合,即治理對象和治理措施、生態修復和自然保護、水域治理和岸域整治、環境美化和鄉村振興,將系統治理、融合發展理念作為項目確定和開展前期的重要審核內容。在建設過程中,落實法人主體責任,嚴格執行項目“四制”管理,實行全過程質量管理。在資金效益上,加強績效考評,將評價結果與中央及市級補助資金額度掛鉤。在技術支撐上,對水土保持工程項目開展現場調查和技術評估,做到國家水土保持重點工程全覆蓋蹲點指導,及時研究解決項目制約因素、化解技術難題。
三是加強部門協作,實施系統治理。充分利用“政府主導、部門聯動”的工作機制,統籌協調生態環境、自然資源、林業、農業等部門,分解目標任務,統籌整合小流域綜合治理、土地整理、農田水利、農業開發、森林保護、植樹造林等涉及水土保持的各項資金。將人居環境整治、飲用水源保護、面源污染防治、美麗河湖建設等融入水土保持治理體系,推動生態資源轉化為城鄉發展、惠民富民的經濟優勢,踐行落實“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榮曉敏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