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工作日的早晨,城陽區河套街道潮海西社區居民陳正旭都會早早起床,吃完早飯后,開始打掃社區環境衛生。今年59歲的陳正旭由于身體狀況不太好且年齡較大,無法外出工作,全家多年來只能靠老伴打些零工,勉強維持開支。近些年,家中兩個女兒相繼上了大學并就讀研究生,開支增大,生活愈發困難。
如今,陳正旭有了一個新的崗位———鄉村公益性崗位,這讓全家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在城陽區,像陳正旭這樣的城鄉公益性崗位人員就有2340名。在青島市,今年已有37047名困難群體實現上崗安置、穩定就業,其中,城鎮公益性崗位安置17037人,鄉村公益崗安置20010人,提前完成山東省下達的年度目標任務。
公益崗點燃生活希望
“我以前在外面打零工,自從50歲以后,腰和腿都不好了,也找不到合適的活干,只能靠老伴打零工維持生活,”陳正旭告訴記者,自從有了公益崗,他現在每周上五天班,每次工作兩個小時,按小時給補貼?!耙荒晗聛碛?萬多元的收入,緩解了家里的經濟困難?!睋私?,城陽區還統一為鄉村公益性崗位在崗人員購買每年不超過60元的意外傷害商業保險。
“在熟悉的環境中更能發揮余熱?!鄙蠉徍蟮年愓褙撠熒鐓^環境衛生整治和安全巡查。近日來天氣比較炎熱,垃圾容易產生異味,蚊蟲雜草也比較多。每天早晨天剛亮,陳正旭就開始了一天的工作,定時將網格片區巡查一遍,及時清理垃圾和雜草,保證居民們有一個干凈衛生的居住環境。陳正旭表示,公益性崗位政策給像他這樣的農村大齡人員提供了家門口就業的機會,“咱要對得起黨和國家的政策,對得起社區的信任,為鄉里鄉親們做好服務工作?!?/p>
城陽街道西田社區江珍令也是屬于年齡較大的就業困難戶,她正苦于如何為家庭減輕負擔時,社區為她推薦了疫情防控公益崗。初來乍到,工作生疏,為了能在短時間內盡快熟悉公益性崗位工作,江珍令主動配合社區疫情防控排摸情況、了解社區的布局,很快就適應了社區疫情防控的工作環境和要求。
城陽街道西田社區江珍令工作中
在全員核酸檢測點位,江珍令和社區工作人員一起早上5點集合,督促居民測溫亮碼,帶好口罩,有序排隊進行核酸檢測;遇到行動不便的老人,江珍令會主動扶著老人登記,攙扶老人進行檢測,直至老人離開;她利用了解的社區布局,協助醫護人員對不能下樓做核酸的居民上門采樣?!肮嫘詬徫徊粌H解決了家庭收入問題,也找到了自身價值?!苯淞钸@么說。
“再度融入社會,格外珍惜崗位”
7月22日清晨,是流亭街道怡海社區核酸檢測的日子,雖然檢測在6點半正式開始,但是不到6點,呂海燕、陳潔、王佰紅三位公益性崗位人員就已經來到現場,開始了前期準備工作。檢測中,她們身穿防護服,有的負責轉運,有的負責信息登記,有的負責秩序維護,忙碌的身影穿梭在來往的人群中。盡管天氣炎熱,她們忙得汗流浹背,卻毫無怨言。在她們的熱情耐心引導下,居民自覺排隊、掃碼、等待核酸采樣,整個過程井然有序,確保了全員核酸檢測的高效順利完成。
流亭街道怡海社區王佰紅工作中
呂海燕說:“脫離社會工作這些年,曾經一度懷疑自己的價值。如今政府給了我們再次上崗的機會,能夠再次融入社會, 我們格外珍惜,在新的工作崗位上為居民服好務,貢獻自身一份力量?!?/p>
流亭街道西流亭社區此次共安置城鎮公益性崗位1名、鄉村公益性崗位5名。周振宇就是其中一員,他日常工作職責主要是社區綠化和核酸檢測時4組的秩序維護。上崗后的周振宇,每個工作日不到6點,社區居民就會看到他在在社區綠化帶忙碌的身影,正是酷暑時節,他不怕苦不怕累,穿梭在雜草間,將雜草清理得干干凈凈。核酸檢測時,周振宇總是第一個到達核酸檢測現場,提前為登記人員把桌椅擦拭整潔,將核酸檢測設備的線路整理清楚,細心地為醫護人員點上蚊香。維持秩序時,他嚴格按照1米線間距提醒前來做核酸的居民,有居民忘記戴口罩,他就主動將備用口罩送給居民使用。
吃苦耐勞、愛崗敬業的公益崗人,用默默的行動回報著社區的信任、社會的關愛。
因事設崗+因人設崗
“為了推進城鄉公益性崗位擴容提質工作,城陽區成立了由區政府主要領導任組長,區政府職能部門、各街道辦事處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城鄉公益性崗位擴容提質工作領導小組,把城鄉公益性崗位擴容提質工作作為一把手工程,有力推動了工作開展?!背顷枀^公共就業和人才服務中心就業促進科科長侯文建向記者介紹說。
在加強組織領導的同時,城陽區堅持超前謀劃、科學決策,制定出臺了《城陽區城鄉公益性崗位擴容提質工作實施方案》和《城陽區城鄉公益性崗位開發管理辦法》,明確各方工作職責任務、統籌城鄉公益性崗位補貼資金,形成了具有鮮明城陽特色的城鄉公益性崗位管理制度。
流亭街道西流亭社區周振宇工作中
記者了解到,在公益性崗位擴容提質工作中,城陽區堅持把因事設崗和因人設崗有機結合,既解決了重點群體的就業需要,又最大程度滿足了社區的工作需求。城陽街道、紅島街道緊緊圍繞社區治理需要,堅持按事設崗、按需設崗,在疫情防控、新時代文明實踐、村容村貌管理等方面進行崗位開發,精準設置崗位719個,有效滿足了社區治理需要;夏莊街道堅持人崗匹配、崗人相適的工作理念,點對點將公益性崗位政策推送給轄區內有就業需求的殘疾人員,根據需求量身定制崗位、就近安置上崗,全街道安置殘疾人員45人,占街道安置人員總量的近10%,有效滿足了殘疾人群體的就近就地就業需求。
公益性崗位招聘是民生工程,也是民心工程,規范工作流程、嚴格程序標準是重中之重。流亭街道堅持“雙審核”制,將資格審核人員分成兩個小組,每個報名人員都要經過兩個小組的“雙審核”才能通過。河套街道、上馬街道堅持公平、公正、公開的工作思路,公開發布招聘公告、公開組織人員報名,48個社區全部通過組織召開黨員大會開展評議,量化評分標準、公示評議結果、強化過程監督,確保了選人用人的公平公正。
流亭街道怡海社區袁永建工作中
據侯文建介紹,城陽區注重強化資金保障、加強監督管理,充分調動公益性崗位人員積極性。各街道按照“誰用人,誰管理,誰負責”原則,嚴格公益性崗位聘用管理、監督檢查、日??己?,對不能勝任工作崗位的人員及時作出調整,對退出公益性崗位后生活困難人員,通過其他渠道增加其收入,做到政策有效銜接、幫扶不斷。
全市37047名困難戶順利上崗
記者從青島市人社局獲悉,按照山東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青島市于今年1月份實施城鄉公益性崗位擴容提質行動,通過強化制度保障、精準創設崗位,托底安置城鄉大齡失業人員、零就業家庭成員等就業困難群體,全市開發崗位3.8萬個,已有37047名困難群體實現上崗安置、穩定就業,其中,城鎮公益性崗位安置17037人,鄉村公益崗安置20010人,提前完成省下達的年度目標任務。
青島市各區市因地制宜設崗,亮點頻現:西海岸新區開發齊長城巡護崗56個,歷史古跡巡護工作實現零突破;市南區結合轄區實際創設校園護導崗、新時代文明實踐崗、幫扶殘疾人崗等,切實解決家庭婦女、殘疾人等群體就業難題;李滄區結合實際開發反詐宣傳等1185個綜合治理網格員崗位,助力社區精細化治理。山東省對青島市創設“紅色樓長”等經驗做法給予肯定性批示。
下一步,青島市將對城鄉公益性崗位及其安置人員情況實行“雙實名制”、統一納入省公益性崗位管理系統,通過大數據、信息化手段,對城鄉公益性崗位實行動態管理服務,防止“虛報冒領”“吃空餉”等違法違規情況發生。建立退出管理機制,對退出公益性崗位后生活困難人員,按規定納入社會救助范圍,做到政策有效銜接、幫扶不斷。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封滿樓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