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是農業生產的關鍵季節,入夏以來,青島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持續開展農技推廣“夏季清風”行動,組織農技人員700余人次深入鄉野大地,指導農戶近4000戶,發布線上各類農業技術短視頻11期,提供農業技術服務,指導夏收夏種夏管,做好防災減災,為確保秋季豐產豐收提供人才支持和技術支撐。
預警防范特殊天氣,精準有效應對強降雨。正值夏收夏種關鍵時期,6中旬至7月上旬全市累計出現7次降水,為1952年以來同時段降水量第二多年份。市農技中心聯合青島市氣象臺發布氣象預警和精準農技指導,利用農業生產技術指導微信平臺及時發布預警信息,連續印發《雨后夏玉米、大豆田間管理技術要點》等技術意見5個,指導農戶自主防范,抓住晴好天氣窗口期有序開展搶收搶種,6月23日全市圓滿完成小麥搶收,確保小麥顆粒歸倉。面對接連的強降雨為夏種帶來的不利影響,農技中心組成了5個技術小組分赴各區(市)進行技術指導,針對不同情況的地塊提出施肥、補種、翻種等相應技術措施。
做好病蟲害監測預防,未雨綢繆護夏糧生產。一是提前研判分析,農技中心召開“2022年下半年農作物病蟲害發生趨勢會商會”,結合病蟲害發生規律、病蟲基數、氣候條件、品種抗性、天敵數量以及歷年各類病蟲害發生情況,對下半年的發生趨勢進行了分析會商,發布了《2022年下半年主要農作物病蟲發生趨勢分析》。二是強化業務水平,舉辦全市農作物病蟲害防控新技術培訓班,提高植保專業技術人員業務水平,為我市做好病蟲害防治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礎。三是部署玉米重要病蟲的監測任務,安排各區市及時布點監控,做好草地貪夜蛾動態監測,確保夏玉米安全生產。
抓好秸稈綜合利用,創造節能環?!半p豐收”。夏收結束,市農技中心發布2022年“三夏”小麥秸稈科學還田指導意見,針對小麥秸稈機械化粉碎作業、后茬作物種植及管理等問題,給出了科學指導意見?!叭摹逼陂g,統籌指導全市小麥秸稈粉碎還田328.8萬畝,還田率達到95%以上。依托農機專業合作社、秸稈收儲運網點等第三方組織,打捆離田小麥秸稈15萬畝,主要用于肥料化、飼料化、燃料化、基料化、原料化利用。
完善品種展示評價,加快良種推廣應用。在全市建立完善品種展示評價基地22處,引進展示評價新品種268個。在全省率先開展鮮食玉米新品種展示示范,共征集鮮食玉米新品種40個;組織實施帶狀復合種植玉米大豆新品種引進展示評價,共引進展示評價玉米品種6個、大豆品種14個。組織舉辦青島市小麥新品種新技術觀摩會并首次通過線上進行直播,引領基地周邊種植大戶、農民群眾現場觀摩,加快優良品種推廣應用。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聶安好 通訊員 常嘉琪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