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種時節,麥糧翻滾遍地成“金”,青島迎來小麥豐收季。在6月9日舉行的青島市“三夏”生產現場會暨小麥機收減損行動啟動儀式現場—西海岸新區大場鎮,小麥大型收割機在麥田里來回穿梭,安裝了北斗導航系統的玉米播種機正在進行播種作業,植保無人機在空中演示飛防作業,實現了農機、農藝和信息技術的完美融合,展現出一幅豐收的壯美畫卷。記者從青島市農業農村局獲悉,當下小麥已陸續開始收割,截至6月9日,全市小麥應收面積343.9萬畝,已收48.2萬畝,進度14%。其中西海岸新區進度最快,已收獲24萬畝,進度為76.7%。
除了北斗導航的小麥收獲機,現場還有秸稈打捆機、植保無人機、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專用機械一字排開,滅茬還田、深松整地、機收減損等作業環節……日益提升的智能裝備水平,讓人大飽眼福。“今年,我們合作社新購入20多臺大型收割機,減損率大大降低,目前約為1%左右,相比原來老款的收割機要好太多。”談起今年的收成,青島勤耕農機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江永戰很樂觀:“農機高效了,我們農民的收入也會相應提升?!?/p>
來自青島市農業農村局數據顯示,今年全市夏糧播種面積穩步增加,小麥在田面積344萬畝,比去年增加近3萬畝,實現了面積穩中略增。分析表示,今年夏糧生產的樂觀情況,得益于近幾年種糧收益增加、政策扶持有力、技術支撐到位、糧價高位運行,農民種糧積極性提高。
“春爭日,夏爭時”,當前小麥正值收割關鍵期。青島市農業農村局農業機械化管理處處長陳言智表示,全市小麥99.5%以上的依靠機收。今年“三夏”生產以來,全市組織7000余臺小麥聯合收割機有序流動、跨區市作業,成立小麥機收應急作業服務隊49個,檢修各類農機數量13.6萬臺,確保小麥顆粒歸倉。會同市商務局、中石化、中石油等部門,實施價格直降優惠,每升優惠0.2元。提早做好農資調配和準備工作,儲備種子1萬余噸、化肥16萬余噸、農藥4000余噸,保障了夏種需要。
據悉,麥收期間,青島市、區市兩級下沉到一線,逐村、逐戶、逐個地塊落實機具,確保每一塊麥田收在適收期。農業農村部門組建工作專班,設立跨區機收接待服務站,加強同公安、交通、衛生健康等部門的協調溝通,開辟農機作業綠色通道,密切跟蹤機收隊伍行程,及時協調解決出現的問題,全力保障跨區機收作業有序進行。同步加強與工信、石油、石化等部門的合作,確保零配件供應和油料保障等,開展優惠用油活動,最大程度惠及農民群眾。
田管措施落實到位,政策支持力度大。今年全市統籌中央、省、市資金7636萬元,是近幾年最多的一年,重點支持春季麥田管理、小麥促弱轉壯穩產和“一噴三防”,組織全市70多家服務組織的1600多架植保無人機,在全市范圍內組織開展小麥“一噴三防”,提高小麥抗旱能力,全市統一噴施葉面肥150萬畝、實施小麥“一噴三防”面積347萬畝,全市小麥“一噴三防”實現全覆蓋。全市投入抗旱機具4萬臺(套),抗旱澆地面積214.6萬畝,有力保障了夏糧豐收。
農諺講“夏種無巧,越早越好”。據青島市農業農村局統計,截至6月9日,全市已完成夏種面積7.2萬畝,其中玉米1.26萬畝、大豆(純作)0.15萬畝、甘薯1.63萬畝、水稻0.15萬畝、花生3.94萬畝、大豆玉米復合種植0.1萬畝。青島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我市將充分利用我市農機裝備優勢,借助專業化農機合作社等農業社會化服務機構,大力推廣玉米貼茬精量播種技術,6月底前基本完成玉米播種任務。同時,高質量完成大豆玉米復合種植任務,緊緊圍繞8.5萬畝大豆、2萬畝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的任務,落實好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選品種、擴間距、縮株距”田間配套技術,高質量完成2萬畝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任務,確保實現“玉米基本不減產、增收一季大豆”的既定目標。
據介紹,在“三夏”期間,青島市農業農村局還將組織農技人員深入三夏生產一線,幫助農民制定有針對性的田間管理技術方案,提高作物田管水平。科學研判災害發生形勢,分區域、分災種制定完善應對預案,統籌用好中央、省市農業救災資金,提早做好物資儲備和技術準備,努力減輕災害損失。高質量建設一批生產基地,集成推廣機械化輕簡栽培、控水減肥減藥等技術模式,把典型產量轉化為大田產量,輻射帶動大面積均衡增產。開展糧油綠色高質高效行動和高產創建活動,建設千畝方40個、萬畝片10個,輻射帶動項目區節本增效5%以上。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聶艷林
請輸入驗證碼